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9月05日

登高望秋去

□周牵连

暑气悄悄减,秋意冉冉来,登高远望正当时。

寨坂没有名山,有仙气故事的山倒有一座,只不过它要翻四湾、爬五岭,方可登顶,着实不易。这日,正好凉风起,心想“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咱就即兴来个“登仙脚迹尖而小寨坂”吧!

尾崙岭,是那座山的名,它也有小土名,叫仙脚迹尖。出老厝大门,我都能跟它打个照面,只是它高高在上,远观它四十多年,它才想起我来,山里人爱看山而不爱爬山,熟视无睹的关系吧。约上三两伙伴,畅游寨坂,老父亲是我的老跟班,邻居是我的小跟班,一行三人,迎着晨曦,从祖祠出发,沿着坝口路,经过外洋溪上的桥亭,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

我们从东山崎南侧的崙头岭,寻路而上,山上秋又来,菅芒半遮路,原来的小路不好找了。父亲走在前面,他对这片山岭门清,穿梭山间茶岸田埂,翻越崙头岭,我在岭上那条串起四湾五岭的土坯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累得直不起腰来,父亲却气定神闲,沐浴在阳光里,给我数点起每一湾每一岭。

这里的山岭,一湾跟着一岭,一岭带着一湾。每一个岭上,多数种着木荷树,木荷花很阳光,花瓣洁白如玉,花蕊嫩黄诱人,香味清雅幽然,被誉为“长在树上的荷花”。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常来这里上树摘或树下捡拾木荷果,果绽五瓣,籽薄如黄金叶,很是诱人。我们常折一山芼枝,插透果中,底漏出一小截,上剩长截,制成木荷陀螺,在平地上,手捻住上截一转一放,木荷陀螺就跳起了山间天鹅舞,煞是好看,好玩。正在我沉思这个季节是不是木荷果成熟之际,邻居不知何时依着儿时的记忆,制作了一个木荷陀螺,并问我“还记得吗?”“当然!”选一平处,我竟然玩了起来,忘了前面还有好多山路要爬。几十年了,我们往往没注意身边最怡人的风景,最好玩的儿时玩具。等我们爬上尾崙岭,我还在回味童年。真是“木荷陀螺转时空,隐在土山林影中”。

众岭皆小,仙峰辄大。仙脚迹尖,就在尾崙岭上,这山岭不是村里的最高峰,比隔岸的北山最高峰矮一头,比紧临的蜈蚣墓岭高一截,宛如一顶高贵的皇冠,故事就在“帽”顶中,就在一块天然大青石上,青石顶处有两平方米较平的地方,传说有几名飘逸的佚名仙子,在某个和煦的日子,邀约下凡聚于石上,两仙下棋,余仙围观,盘棋未完,被山中激烈的伐木声打破了平静,翩翩散去,杂乱无序的脚印留在青石中,棋盘形状还一目了然,更有疑似象形字落在青石上,隐在这杉木林中,幻化成一处让村人无限遐想的风景。 遗憾的是一块完整的巨石,不知何时被雷劈落了大概四分之一,平躺在侧。还好,石上仙迹没有被破坏,应该是雷公也忌惮那几位仙人的威严吧,山岭荒野,本来就有一种肃穆,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畏惧,不敢有随随便便涉足的凛然,没有三五结群,还真不敢孤身前来。不过站在上面,凉风习习,拢目一望,西溪就在山脚下,蜿蜒绵亘村间,看一下子就感觉心静许多。曾经问过许多村人,很多说不曾爬上仙脚迹尖,或许早时岭下灌木丛生,岭上狼虫虎豹,村人不敢登岭,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曾上来过。美景不一定在远方,咫尺之遥也仙气飘飘。

自当释然登高远,岭上仙石望秋来。童趣在山上,仙迹在石中,用心体会。面向西溪,云卷云舒;心若向阳,处处有景。一时兴起的登高望秋,拾起童年的记忆,感受巨石的仙迹,收获不小。每一次回村都有小感动,心境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只是有时我们身处熟悉的地方目不见睫,或司空见惯不加留意罢了。念及此,不由吟出几行小诗:毕竟湾岭秋阳中,风光不与山下同。登高方解仙石妙,似画如诗叶映红。

--> 2024-09-05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9234.html 1 登高望秋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