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9月06日

构筑强师新高地 引育并重聚人才

我市高校引进优秀人才工作纪实

李云龙教授在工作室讲授《3D鞋材的异常分析》课程

丁瑜鸿教授正在教授闽南非遗技艺“剪瓷雕”

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陈雄寅博士指导学生集训

今日,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黎明职业大学举行庆祝大会,表彰今年以来在党建思政、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43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彰活动不仅是对教师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战略的重要一环。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中国的“筑梦者”,始终引领社会前行。作为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头羊,黎明职业大学以创建本科院校为契机,不断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培养人才、合理流动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引进和培育师资队伍,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广纳贤才 拓展人才新局

今年是黎明职业大学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陈雄寅副教授作为引进人才来此工作的第3年。“学校在物流信息技术、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运营等领域的雄厚实力是吸引我来此的主要因素,我希望能在这一广阔平台大展拳脚。”他表示,2022年,在一场学术论坛上,他以深厚的学术积淀、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得到学校与学院的青睐。而学校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也加速了这场“双向奔赴”。

加盟黎明职业大学后,陈雄寅不仅获得了团队建设、办公设备、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还被推荐为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全国物流管理1+X认证初级项目负责人及核心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员等荣誉。

在黎明职业大学,像陈雄寅这样“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人才比比皆是。四年前,该校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引进了福建省高层次人才、泉州市“桐江学者”王经逸博士。入职以来,他不仅承担了省创新资金项目、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还获得了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协同本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2项技术获“国际先进”评价,1项获评“中国好技术”,助力我市鞋服产业发展,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我们要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人才,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更多机会、架设更大舞台。”黎明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余大杭表示,学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学科发展规律,持续完善畅通晋升和成长通道,促进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评聘革新 激发创新活力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柔性的‘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用才制度,学校根据每个教师擅长的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与发展。”崔鹏博士坦言。曾在国内211大学任教3年的他表示,黎明职业大学这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新活力。

自2022年12月入职以来,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崔鹏博士已发表10篇SCI论文,其中一区1篇、二区3篇。按照黎明职业大学重大业绩直接审定聘任正高级职务的办法,崔鹏博士已直接被审定聘任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评聘激励政策以及可视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黎大打破“门第之见”,大胆开辟聘任“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获得前沿技术突破、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审定聘任正高级职务,极大激发广大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土建学院的丁瑜鸿老师,连续两年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也被直接审定聘任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学校坚持科学分类原则,结合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特点,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的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发挥职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该校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也健全起研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专业领军人才”“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行业专家-行业领军人才”双向全职业生涯攀升成长通道,实施覆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师能力提升培养计划,打造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闭合链条”。

精心服务 打造人才生态

自从去年在台湾逢甲大学博士毕业后,林建宏博士就以极大的决心加入黎明职业大学纺织材料与应用专业任教,同时以十足的热情迅速投入快节奏的工作中。带学生、参加研讨会、走访调研、主持科研项目……每一天,林建宏博士都过得忙碌且充实。一年来,他在学校的关怀与支持下,逐渐适应在泉州的生活,也逐渐探索出更适合大陆高校的教学模式,为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黎大不仅为人才提供人、财、物等“硬件”方面的支持,更是不断加大人才服务等“软件”方面的保障力度。从人才报到到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学校不断优化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安居乐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一小时”签订高层次人才工作协议,打造高效的“个性化协同服务”新模式。同时,该校在人才服务从“业务”和“情怀”上提升人才服务效能,建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教师发展新生态。

“一流人才队伍是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黎明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余大杭说,学校将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学校本科创建工作和建设一流高校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陈森森/文 受访者/供图)

--> 2024-09-06 我市高校引进优秀人才工作纪实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9395.html 1 构筑强师新高地 引育并重聚人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