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跃龙街道宸园小区,20名学生坐上公交定制专线,前往宁海中学风华书院上学。“这趟学生定制专线既快捷,又安全、舒适,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开学季来临,许多城市推出定制公交,除了学生定制公交外,也有“适老公交车”“看病公交车”等,对此,您怎么看?
本期嘉宾:廖卫芳、沈峰、丁慎毅
两全其美之策
□廖卫芳 (职员)
每到开学季,学校周边停车难、家长接送难等显性问题便应运而生。如何让孩子上下学既便捷又安全,便成了许多学校和家长的一件头疼事。为此,不少学校采取错时上下学,以缓解交通压力。而不少家长也是采取请假或雇人等方式接送孩子。但笔者以为,这些做法只是治标之计,并非治本之策。
难道就没有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了吗?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公交公司推出的家校“定制公交”之举,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则,有了家校“定制公交”,家长就无需天天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既不影响上下班,又解决了后顾之忧。二则,有了家校“定制公交”,学校周边的停车难也得到了有效缓解。更为重要的是,“定制公交”让公交车变身为“校车”,既满足了学生的出行需求,又让孩子们上下学更安全更便捷。
据报道,家长只要通过手机客户端,填写出行需求,包括上下车地点、时间等信息,公交公司经过系统排查,确定“拼车”联系人,并在各个小区业主群发布相关信息,只要出行人数达到10人,便可开通定制专线。
孩子上下学是一道民生考题。希望各地多一些“孩子视角”,多一些“出行便捷”,多一些“安全保障”,把家校“定制公交”这件好事办好办实。
保障行车安全
□沈峰(评论员)
一直以来,在校学生怎样才能更加安全、便捷地上下学,是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宁波市宁海县公交公司推出的校园定制公交,能够让学生乘公交车直达校园,既节约了家长们的接送时间,又能够缓解学校周边时段性的道路拥堵,可谓一举多得。
校园定制公交,不止出现在宁波市。比如,济南为100余所学校开通400余条学生定制公交,提供家校点对点出行服务。再比如,北京市推出通学定制公交服务试点,结合相关学校和社区门前的道路条件,研究设计了通学定制公交车位和车站的样式标准。应该说,校园定制公交让公交车变身为“校车”,精准对接了学生的出行需求,让孩子们上下学更安全更便捷,值得肯定和推广。
校园定制公交的推出,是根据实际优化服务的结果,也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开通校园定制公交,保障安全运营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校园定制公交车要做到定期“体检”,确保运营车辆车况良好。同时,重视驾驶员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和服务守则。另一方面,公交指挥中心后台可通过GPS信息提示、视频监控等手段,对车辆状况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切实保障校园定制公交运营安全。
服务也要升级
□丁慎毅(媒体人)
目前,各地都在探索开通“定制公交”,诸如“适老公交车”“学生公交车”“看病公交车”等。这种细分,既解决了当前公交业务遇到的一些难题,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这样的探索值得点赞。但是也要看到,满足不同需求的定制公交,并不是简单地给公交车服务换一种说法,而是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
定制公交虽优势颇多,但目前看,不少城市上座率并不理想,主要是各地“照葫芦画瓢”,复制其他城市现有模式,鲜有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民需求进行创新、调整,导致反响平平,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比如,“学生公交车”要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诸如针对学生在车上好动、逃生能力较差等问题,对标“新校车标准”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对安全质量标准、服务质量、运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对驾驶人资格实行审批制度,督促学校和幼儿园落实配备随车照管人员、签订“学生公交车”安全管理责任书等。
“适老公交车”要有适老标准,比如车上的扶手不仅要适合老人,而且应配备安全带,甚至要增设专门的轮椅空位,放置无障碍踏板,而且站台要坡缓防滑等。“看病公交车”则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在行车速度、随车医护人员配置方面做到更用心用情。
总之,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在不断升级,改革没有休止符,必须随着群众的需求而不断升级。这就需要定制公交用创新破局当前的行业困境,并通过技术赋能、标准规范等,真正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