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9月10日

以我之声,与君同频高歌

□李丽彬

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也只是去年的事情。九月,在一个收获的季节,再次推开阔别已久的中学校园大门,把总是埋头研究理论的自己送上想象已久的讲台,开始通过实践成为那些庞大教育理论的渺小注脚,这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

直到开始上课的前一天,我又很有仪式感地将电影《死亡诗社》重新播放了一遍,里面有句台词这样说道:“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尚的追求,且是谋生的必要。但诗歌、魅力、浪漫和爱,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我一直很想做一个如电影主角“captain”一般的理想主义教师,带领学生去感受古今中外文学中所包含的是非曲直、成败兴废、爱恨嗔痴、悲欢离合,期待他们与文学共振,去了解在何等险象环生的世界中仍然有人在用全部的生命去思考、去行动。这便是我的教育初心——成为搭载孩子们远航的“诺亚方舟”中追求真理的“captain”。

于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我凭借着如此强烈的原始驱动力,一次次地感受到与“教育”达成了高度的意念合一。最早由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衣提出的“心流状态”这一概念,完美阐释了我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个体的意识和活动完全合一,达到忘却时间、沉浸当下的身心状态。我完完全全活在每一个与学生灵魂共振的瞬间当中。

比如我与学生谈论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一直坚定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信念,但其实他也曾流露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理想失落。学生们惊觉再伟岸的人,也基于首先是一个“人”,达不到理想的结果,便会痛苦,于是诗以言志,修辞立诚,我们都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背后是灵魂的抗争与呐喊。

比如我与学生一起品读《登泰山记》,讲述姚鼐与挚友朱孝纯雪夜登山等待日出的故事,共同体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的感动瞬间。惊喜的是,学生们将审美的体验从文学延伸至生活中,偶尔也会提醒我,从俗事的纠缠中脱身去感受生活——“老师快抬头看看,有日落!”

比如我向学生解释《庖丁解牛》中“以无厚入有间”是庖丁保存他的菜刀的秘诀时,让学生在教室里避开桌椅走一圈,他们这才明白典籍里的“大道理”就在身边,文学就发生在此刻。

我们便是这样共同借助语言文字,认识到不同的生命形态与精神境界,推动着自己在个体的人生课题中感受美好与温存,破解迷茫与痛苦,寻找出路与方向。

如今,又来到九月金秋,细数着这一年来与学生同频共振的灵明时分,心中仍有窃喜。我怀揣着这些宝贵的瞬间,有感于“教育”在我的时间轨道里,发生得如此具体且深刻,它们都将成为我生命中难以消弭的印记。站在新的节点,我仍旧真挚地希望,能够继续与学生乘一叶小舟,穿过一节又一节课堂的时间航线,撷取文学中的吉光片羽,远渡知识与生命的汪洋。

(作者系泉州六中语文教师)

--> 2024-09-10 □李丽彬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9970.html 1 以我之声,与君同频高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