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黄墩良 通讯员蔡海燕 柯颖颖)近日,鲤城区人民法院首次依托线上“共享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方式,联动鲤城金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减轻群众诉讼负担。
日前,82岁高龄的陈阿婆在鲤城某医院养护中心养护过程中摔倒,致右股骨颈骨折。阿婆的家属认为,医院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老人受伤。医院则表示,老人在明知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仍独自活动,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双方当事人无法就责任比例划分达成一致,遂向金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要求调解后再次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为提升调解质效,金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邀请法官进行联动调解。接到调解邀请后,为减轻双方当事人负担,法院启用线上“共享法庭”进行联动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官与调解员一道向医院、阿婆的家属分析事实、释法说理,依据法律法规和养老服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合理划分责任,通过“法官说法+调解员说理”的方式,逐步引导双方消除对立情绪。
最终,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自愿签署了调解协议,陈阿婆、医院分别就这次事故承担60%、40%的责任。
当天,在详细审查了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调解协议及相关材料后,法官即向双方当事人出具民事裁定书,确认了调解协议效力,该起纠纷得到高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