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执行:融媒体记者 魏婧琳
作为专注于旅行文学的作家,我曾游历过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几百座城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的座右铭,在旅途中,我常留给自己一段放空的时光,端坐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观察并思考传统文化与新兴生活方式如何在此地交融并焕发新的光芒。显而易见,不少城市的独特气质来自人类文明的流动。
当我把这些城市一个个在地理坐标中点亮,发现它们都与丝绸之路密不可分。老城的传奇与当下、亘古与活力汇成令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对我招着手,呼唤我走近再走近。于是,行走并书写丝绸之路沿线老城的故事成为我决心要去做的事情。我花了十二年,陆续拜访曾辉煌于丝绸之路历史中、如今依旧熠熠生辉的地区,然后与另一位作者陈跃飞一起,精选了八座城市写入《沙与海:丝路古道的千年与新生》。
这是一部记录了丝绸之路的当代生活的旅行文学。旅行文学创作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之一,是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通过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我希望呈现给读者历史与现实、商贸与旅行、美景与民俗、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以及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碰撞。
作为整本书的收官与篇幅最长的章节,“泉州—刺桐花下的歌声”是我们屡次来泉采访游历后,用心创作的压轴篇章。
我与泉州在2021年结缘,至今来过数次。第一次来,是因为得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心生向往。
我一站站去学习、考察泉州的世遗点。每当我看到那些古码头、祈风石刻、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都赞叹不已。在泉州,我深刻感受到闽南人不畏艰险开拓海洋的勇气和精神。
后来再到泉州,我便将视角重点放在泉州人的身上,希望挖掘更多泉州故事。在蟳埔,一位老奶奶和我讲述了簪花围背后的女性力量;在泉州木偶剧团,提线木偶表演者让我明白何为“择一行,做一生”的匠心;在永春达埔镇汉口村,制香匠人传承古法,立足“海丝”文化制作香品。
2023年4月,《中国国家旅游》刊发了以泉州匠人为主题的大专题,近四十页的内容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与喜爱。当时我就认定,泉州人的故事应该被更多读者看到。于是,在《沙与海:丝路古道的千年与新生》的泉州章节中,我收录了簪花围与中国香这两个与“海丝”相关的主题。
至今,我依然觉得泉州是一本看不完的书,令人永不厌倦的城市。它好吃、好玩、历史悠久、故事多。我希望与泉州的缘分可以越来越深,也希望通过拍摄与书写,让更多人同我一样迷上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