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闽南人来说,一到农历八月,“博饼躁动”就开始了。由于本地人特别重视中秋节,民间甚至流传着“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因此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活动,如博饼就变得不可或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夜里,明月当空,不少家庭便会邀亲朋好友相聚一堂,一起围着八仙桌,盯着大瓷碗,静等转动的骰子带来惊喜。这一天,每个人都能在“博”中寻找快乐,也会在欢笑声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博饼,又被称为“跋饼”,民间传说在三百多年前,郑成功于闽南沿海屯兵时,发现每当中秋节来临,将士们都被思乡之情所困,为排解这些愁绪,也为鼓舞士气,郑成功便根据“骰子戏”“状元筹”等传统游戏,发明了博饼这一娱乐活动。后来代代传承,博饼就成了闽南地区一种独特的中秋习俗。
博饼时需要用到六枚骰子和一口红色大瓷碗,并通过骰子投掷的点数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听老一辈人说,过去博饼的奖品很简单,就是大小不同的月饼,也叫做“会饼”,当中设有状元饼、对堂饼、三红饼、四进饼、二举饼和一秀饼。一套“会饼”共63块,这也是个吉利数字。让我印象颇深的是当中最大且唯一的“状元饼”,它也叫“鳌头”,饼的直径大约二十厘米,看起来好似一轮明月,饼皮上通常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
“博”第一,就是“中状元”的人。记忆里儿时博饼时,若是家里有人“博”得状元饼,长辈们定要说他一年的运气会特别好。如今想来,博饼也倾注了家人们的不少美好愿景。
博饼图的是一个开心,也为“博”一个好兆头。过去每逢中秋节,厝边头尾的大人小孩都会围在桌前博饼,并以投掷的骰子点数来分配“会饼”。最激动人心的肯定是“王中王争霸赛”,毕竟大家都想看看,“状元”这个终极大奖究竟会花落谁家。而对于许多闽南孩子们来说,博饼不仅是能和大人们一起玩、能赢得美味奖品的游戏,更是可以实现“高中”愿望的难得机会。
博饼的游戏规则简单公平,既充满竞争悬念,又富有生活情趣。如今,“会饼”早已被各式各样的日用品、玩具、电器等物件所取代,博饼也渐渐成了一项闽南全民参与的中秋活动。那些热闹非凡的景象,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一首闽南童谣所描述的场景:“中秋博饼一面镜,照甲大厅光映映,街头巷尾博月饼,厝内喊甲大细声。”
近年来,博饼的参与者不再仅是闽南本地的家庭,许多公司、商超、小区都会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组织员工、客户、住户们参与博饼,让大家来“博”个好彩头。在活动中,不仅本地居民对家乡的地域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外来务工人员也能感受到闽南人的热情友善以及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今依旧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博饼夺状元”中秋习俗,在我看来,不单是一个亲朋团聚的消遣活动,更像是一条传递祝福、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就像在我家,每当八月十五月圆时,听骰子在碗里碰撞,发出阵阵脆响,无论男女老少似乎都能从博饼中体会到传统游戏的独特趣味,也能从中创造出许多新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