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庄鹏佳 文/图)昨日是中秋假期最后一天,泉州市区各个景点持续火热。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游客都能做到文明出游,但依然存在不文明行为。
昨日16时许,记者来到西街,街上熙熙攘攘,人流如织。道路干净整洁,几乎不见垃圾。街道两旁每隔数米就设有垃圾桶,环卫工驾驶着垃圾车不时往来,清理垃圾桶以及掉落在路面的垃圾。游客在小吃店前排队,准备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大部分游客能自觉把手中的垃圾扔入桶内。但也有极个别游客,吃完手中的食物后,便随手把包装袋或者竹签扔在路面,影响美观。
随后,记者来到府文庙,游客们开心地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美丽的风景。在泮池旁,为了看清楚池内的鲤鱼,有的小孩爬上池子外围的木栅栏,有的家长抱着孩子,让其站在木栅栏上,甚至个别小孩还向前探出半个身子,着实令人揪心。一旁的家长,要么一时没有发现孩子的危险行为,要么注意到了却没有加以制止。完全无视旁边的“注意安全,请勿靠近”的警示牌。
市民陈先生表示,文明旅游是每一名游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家长需身体力行,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确保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