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9月20日

研究生数量超本科生

□本期主持人:文清

主持人:兰州大学日前发文宣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即本研“倒挂”。今年9月初,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新生首超本科生新生的消息亦引发关注。“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研究生人数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读研需求在增加,读研机会也在变多。对此趋势,您怎么看?

本期嘉宾:余明辉、张西流、何勇海

高教结构优化

□余明辉(职员)

在全国范围内,包括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在内,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越了本科生。2021年,上海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本科生。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科研能力提升的深刻变革。

本研“倒挂”现象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更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纷纷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强化研究生科研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此外,本研“倒挂”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高校能更好地集中力量进行高水平科研活动,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形成良性循环。

唯学历不可取

□张西流(公务员)

不必讳言,不少就业单位对名高校、高学历的过度崇拜,导致一些学子削尖脑袋也要挤进著名高等学府,不惜代价也要考研读博。有的用人单位招聘时明确规定:非名校生免谈、硕士生以下学历者免谈。这无疑是在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越是名校生、越是高学历者,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此前据媒体报道,重庆某县157个事业单位岗位,152个要求研究生学历,显然是一种典型的学历歧视。

选人用人,首先必须规避名校、学历崇拜和身份歧视,名校和高学历并非代表高水平和高能力。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名校和高学历大多是“考”来的,成绩不一定同工作能力成正比。相反,一些职业院校专门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员工,反而走出一条阳关大道。让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获得平等竞争机会,共享劳动创造和社会发展成果,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招聘单位选人用人的正确路径。

早在2021年,人社部就出台新规,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不得将毕业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这显然是一种纠偏之举,不仅终结了高等教育重本科、轻职教,学术“腿长”、技能“腿短”等“跛足”现象,也为尽早推进高考“两种模式”,即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分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人才结构

□何勇海(媒体工作者)

有的高校认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总量超过本科生,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一步。研究生越招越多,高校硕士点增加,可以提高学校自身的地位,也为院系带来更多的科研经费。

然而,本研“倒挂”对于考研上岸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带来失落感。好不容易考上心仪大学的研究生,以为研究生数量少,毕业后好找工作,结果发现学校招收的研究生竟比本科生多,就业前景难以乐观。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在过去一直被视为职场“香饽饽”。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就业市场发生深刻变化,研究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变得严峻,“研究生遍地走”虽过于夸张,但过剩现象却越来越明显。

本研“倒挂”也造成研究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降低。研究生不断扩招,意味着考研难度不断降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同时,在现有教学资源维持不变之下,一名导师同时带数十名甚至更多研究生的情况更加常见,不可避免地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应下降,充其量是“本科后”教育。

事实上,橄榄型人才结构更为科学,职业教育、专科生、本科生占比应较大,两头分别是高中以下和研究生,这样人力资源才可能向更广阔的领域分布,得到合理配置。如果研究生培养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发展,各类研究生就会失去“顶尖人才”的光环。高校想要体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不宜只盯着研究生数量,而应是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校研究生的成才率,确保毕业生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 2024-09-20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1324.html 1 研究生数量超本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