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外;
一剂良方,泽被后世今人。
早在2000多年前,中华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
如今,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交流合作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闽南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始建于1955年的泉州市正骨医院,是国内中医骨伤“四大正骨名院”之一。穿越时空,在泉州打造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和“先行区建设”时,正骨医院再次引领赋能,将闽南泉州医武结合正骨医疗技术、一流的正骨医疗服务理念推向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的泉州正骨徒儿、学子为全球华人华侨提供中国处方,让世界华人见证泉州正骨新质生产力。
深度融入 建设医患民心相通的“健康桥梁”
一把草药、一根银针,在历史长河中守护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也在为世界应对疾病与健康提供中国方案。
我国发布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中方将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等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
如今,“泉州正骨”已经成为我国闽东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医骨伤科的一张名片,也是祖国中医药文化瑰宝走向世界的见证。
行医万里,大爱无疆。博茨瓦纳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伙伴国。2020年9月,作为中国福建第十六批援非医疗队队员,泉州市正骨医院副主任护师江双凤与队友们登上了前往博茨瓦纳的飞机,开始了为期2年的援非生活。
江双凤支援的公主玛丽娜医院是博茨瓦纳全国最大的转诊医院之一。两年期间,她以娴熟的专业技术配合主刀医生,顺利完成各类手术共计900多台,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
丝路重镇,联通中外。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二科副主任医师苏霄乐在昌吉市人民医院开展援疆工作期间,开设颈肩腰腿痛门诊,让“泉州正骨流派”手法等中医康复适宜技术成为昌吉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康复秘笈。苏霄乐说:“泉州正骨流派的特色就是医者自医,以己及人。医疗援疆工作的开展不在于增加多少门诊量,而在于给当地医务人员和老百姓带来更多服务理念。”
2019年11月,“泉州市运动防护中心”落户泉州市正骨医院。自中心成立以来,团队坚持“医体结合”“医武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学科特色,已连续多年为国家队体育健儿在集训和赛事中保驾护航,并助力中国健儿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积累了丰富的运动伤病的诊疗和防护经验。其中,2022年11月至今,泉州市运动防护中心、泉州市正骨医院运动医学科、康复科团队陈文强、张生聪、苏锡文、彭冲等先后担任国家赛艇队队医。今年7月,陈文强还跟随国家赛艇队出征巴黎奥运会。
扬帆“出海”
侨胞感受中医神奇魅力
中华中医药一边展示着中国“人草相依”的形象,一边向世界传递着东方生命智慧和哲学思想,并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启迪。
泉州市正骨医院有“三宝”,即整骨、推伤、自制药。说到正骨自制药,就不禁令人回想起“一鼎膏药建医院”的佳话:建院之初,泉州正骨老前辈把家传“膏药”无私地奉献给医院,即家喻户晓的非遗项目“伤科及外科圣药”——正骨吊膏。许多正骨自制药,如正骨吊膏、正骨活络油等已远销海外尤其是东南亚,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探亲访友后返程最喜欢带的良药。
除了正骨吊膏外,泉州正骨流派中“泉州正骨疗法(廖氏)”“泉州正骨疗法(张氏)”“泉州正骨疗法(庄氏)”“泉州正骨疗法(苏氏)”“正骨活络油”“南少林罗汉拳”和“南少林地趟拳”等,均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种医武结合、中西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魅力,推动了全球不同肤色的“中医迷”,不远万里来泉州求学求医。
2017年10月,正值泉州申请“世界遗产项目”的审查资料准备进行时,彼时陈长贤医生团队突然接到市政府指令为来泉“申遗”考察团提供医疗保障的通知。
原来,世界文化遗产评审组专家来泉州进行考察工作期间,其中一位70余岁的南澳专家杰瑞米·格林(Jeremy Green),因先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在泉州考察时行走困难,时而坐着轮椅、拄着拐杖……
情况紧急,陈长贤医生身为精通中医学、经验丰富的医武结合专家,第一时间被邀请为杰瑞米专家进行诊疗服务。
查体后,陈长贤结合以往的医学经验,运用针法与南少林医武手法相结合的中医疗法,只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便有效缓解了杰瑞米专家的病症。
杰瑞米从床上站起来,惊讶地发现两条腿都可以正常行走。他欣喜万分,在原地高高蹦了两下,竖起大拇指赞叹道:“Medicine in China is No.1! Chinese doctor is No.1!”(中国医学第一!中国医生第一!)
2019年8月初,24岁的埃及小伙子阿德(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经朋友介绍,不远万里来到了泉州市正骨医院。
阿德全身关节多处有毛病。最痛苦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让他已经长达6年无法久坐,在大学课堂上,常常只能跪着或站着上课,多次求医无果。
经正骨医院1个月的治疗,阿德的病痛明显好转,原来只能坐10来分钟,治疗后可以延长到几个小时。期间,阿德的父亲长期受到的便秘困扰,在医院经过中医调理后也解决了。
随后,阿德的父亲还将其远在埃及的另一个儿子也叫来正骨医院接受中医和医武结合等调理。离开之前,阿德的父亲表示他结识的泉州人都很好、很亲切,这里的医生很专业、很尽责,特别感谢正骨医院。
在泉州市正骨医院,像阿德这样慕名而来的海外病人还有许多,很多病人治疗痊愈后,还特意为医院送来了牌匾。
“正骨妙手 德才双馨”是世界华人华侨领袖、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李深静送来的牌匾。他曾深受腰椎骨刺折磨,经友人引荐来到医院进行治疗。以陈长贤医生为首的医疗团队,为他制定了以中医、医武结合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案,让他得以快速康复。
“悬壶济世心,妙手回春艺。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这是菲律宾华慧源禅寺给医院送来的牌匾与感谢信。原来,菲律宾的郭女士曾不慎摔倒致手腕骨折,慕名来正骨医院治疗后痊愈。
近年来,泉州市正骨医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来治疗,架起链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交流的桥梁,让海外人士体验到独具一格的泉州正骨流派创新诊疗模式。
而这正是泉州正骨的“新质生产力”。譬如:注重传统医技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吸纳和运用骨伤微创技术;发展闽南泉州正骨特色品牌,形成系统的具有医武结合的中医骨伤的综合疗法;医院还是中医药信息化的开拓者……
在历届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院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快速推进医院23个骨科亚专科及重点专科建设,现已拥有国家重点中医专科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2个,国家级中医药提升项目1个,中华骨伤名科1个,省级“创双高”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7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等。
2023年11月,泉州市委、市政府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设立“福建中医药大学海丝中医药中心”。今年9月起,中医骨伤专业的学生将在正骨医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泉州市正骨医院将打造成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科教研中心。
未来,随着一系列中医药项目的落地,正骨医院的新质生产力将不断得到提高。
交流互鉴
保护与发展“双轮驱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一种新趋势和一次创新性的探索,是中国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
医学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紧密融合,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医的国际化进程。
淡淡药香,浓浓深情。近年来,泉州市正骨医院的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在向海外民众提供优质健康服务的同时,为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家间民心相通、传递友好情谊发挥了积极作用。
泉州市正骨医院作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泉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始终致力于展示和传播中医药优秀文化,用实际行动帮助增强海内外民众对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感知和认同。
2009年11月,医院承办第九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主要以弘扬中国中医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中医药团体间的了解与合作为宗旨,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卫生交流合作重点项目。
2013年9月,医院承办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高峰论坛”,推广与展示泉州正骨流派学术思路与临床应用。
2023年9月,2023年“寻根之旅”夏令营——澳大利亚华裔青少年福建丰泽营活动,在泉州市正骨医院中山路院区顺利开展。正骨文化馆展示的正骨医院发展历程、秘制药物及医武结合成就等,正骨国医堂展示的正骨自制药、道地药材、中草药文化园等,让华裔后人感受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3年12月,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活动,同样在中山路院区顺利开展,30余名马来西亚华裔师生与正骨医院医务人员一起,共同开启一场中医药文化的“寻根之旅”……
2024年1月12日上午,由福建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福建省中医药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奋进之年”央媒采风团走进正骨医院。来自央广网、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健康报、中国妇女报、中国中医药报等中央新闻媒体的记者齐聚正骨医院,实地采风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情况,深度挖掘与传播正骨医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和成果成效。活动中,采风团一行对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特色亮点和成果成效给予高度肯定。
2024年8月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主办,泉州市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石狮市中医院等承办,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暨针灸康复临床应用论坛在石狮市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及代表超过8000人通过“线下+线上”形式参加。论坛上,泉州市正骨医院院长陈长贤现场演示南少林正骨特色手法治疗慢性筋骨病,同时推广传播泉州正骨流派学术思路,得到与会人员一致称赞。
“国际间中医药交流能够加强各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团结友好。”陈长贤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中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作为泉州正骨人、中医药人,我们期待能讲好泉州正骨故事、中医药故事,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
抢抓机遇
让国际中医药交流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启航新征程,同心向未来。2024年7月10日,泉州市正骨医院北峰院区试运行开诊。北峰院区,为正骨医院医武结合骨伤特色走向国际化中医药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医疗保障。
“千百年来,中医药已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很多国家民众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陈长贤介绍,泉籍华侨华人有950万,海外华侨华人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中医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泉州各级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发挥侨乡优势。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国际化赛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正骨医院也借势走出国门,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泉州正骨流派在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泉州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助力医疗高质量发展。
正骨医院在国家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福建中医药大学、泉州市政府指引下,以打造一流的区域骨伤科诊疗中心为目标,努力搭建国际化中医骨伤学科交流平台,帮助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骨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持续为各国有需要的医务人员传授中医药适宜技术及泉州正骨技术,努力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人民健康造福。 (张沼婢 黄玲艳 吴佳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