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消费蓝海中,康养是社会关注度颇高的消费领域。近年来,以康养、旅居为主题的小镇、新区、产业园、综合体建设渐成气候,一些项目既是周边群众休闲养生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是当地拉动内需、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据中国经济网报道)
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近5亿。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人们对于自身健康越发重视。同时,国家十分注重康养产业发展,再加上各方力量不断助推健康医疗产业发展,为康养产业市场前景绘制了一幅美好蓝图。
许多人认为“康养=健康+养老”,其实“康养”是“健康”和“养生”的集合,面对的人群除了老年人外,还有其他人群。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家对于健康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才有了康养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我国康养产业已形成旅居、运动、疗愈、研学等核心业态,这些业态依托气候、森林、温泉、中医院、特色农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构建起多元化、立体化的康养产业生态。
虽然我国康养产业已取得一定成效且市场广阔,但目前的产业应用推进还无法满足群众的需要,存在目标客户不够细分、服务模式不成熟、智能化产品创新不足、养生信息泛滥、隐私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康养经营者在营销等方面形成利益链,刻意包装出有“神奇疗效”的养生项目。
要让康养产业更健康发展,应强化监管力度。当前康养产业无序竞争等现象给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挑战,有的企业闭门造车,完全凭自己主观判断搞开发建设,没有主题、没有创意。市场监管、民政、文旅、卫健等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业务指导,加强对康养产业的监管,杜绝无序竞争、虚假宣传、泄露隐私等行为,有力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稳定。
要让康养产业更健康发展,应提高服务质量。要依托权威机构培养执业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对消费者进行更加精准化、个性化指导,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要将健康、教育、旅游、养老、文化、体育六大服务产业融合,形成现代服务业集群,为消费者构建一体化健康生活方式。
要让康养产业更健康发展,应做好特色产品。目前许多康养项目没有规划,跟风而上。真正的康养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让康养从老年人的“专利”发展为所有人的“红利”。《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3)》指出,森林康养、气候康养、运动康养、休闲康养、研学康养等康养需求,持续上升且呈多元化趋势。因此,康养行业不能产品“同质化”,要进一步打造复合型、多维度、跨年龄、跨业态的多元化特色康养产品。
日前,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2024智慧康养前沿论坛在首钢园举办。本次论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老龄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对当前我国康养产业现状的分析,探索新质生产力如何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相信,随着康养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