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叶虹羽)10月3至6日,第26届CHIME国际学术会议在德国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音乐与可持续性发展”。会议期间,泉州南音再度在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奏响。
作为“活的中国音乐史”,泉州南音如何兼顾“守护传统”与“面向未来”?大会上,来自泉州师院南音文化推广方向的研究生苏翔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当代泉州弦管展演形态的流变与传承》。
“泉州南音不仅传承了晋唐以来的中国古典音乐信息,还融合了历代音乐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精华,至今仍活跃于海内外闽南语使用区,是一部鲜活的中国音乐史。”苏翔介绍道,“南音之所以能活态存续至今,与乐种本身的核心实践逻辑与思想主张有密切关联,不仅反映了闽南地区的文化传统,更体现中国古代雅乐中追求‘和而不同’与‘怀真抱素’的精神内核和审美思想。”
本次会议共接收3篇关于泉州南音的研究论文,研究主题涉及南音的传承变化、国际化发展及当代南音教育模式等多方面。会后,受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邀请,苏翔在当地举办了关于泉州南音的专题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