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07日

看 戏

□郑涵婧

(CFP 图)

学校旁有一古大厝,每隔两三个月必唱次戏,一个轮回唱三天,有时靠近半夜才歇场。

戏大约晚上7点开场,要先敲一阵锣,通知各位乡亲邻里戏要开场了,这时,大人小孩便人手一把椅子,拿着手电筒看戏去了。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走来,路上碰到相识的人,还能颇为悠闲地唠叨两句:“看戏去啊?”“对啊,看戏去呢。”

戏班子开演后,人们三三两两地坐着,不光是边上的石椅,连矮墙都有人坐着、倚着、蹲着、站着,只要有一处可以落脚,没什么姿势是不能的。大人们或在旁边闲聊着,小孩子们最爱坐在中间,成堆地挤在一块,他们或许不懂台上演的是什么悲欢离合,唱的是什么花好月圆,却是极爱台上那五光十色的油彩和咿咿呀呀的唱腔。

鼓声、锣声、唱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宏大,令人震撼。大人们看到了,也要赞一声“好一个热闹!”那时,看戏的戏场、戏台都是露天的,夜里往那一坐,风一吹,蒲扇一摇,再聊两句,别提多么惬意了。但说实在的,请来的戏班子是极为普通的,而且,在乡野总有小虫子来扰人,台上的飞蛾也是一团团地往白昼灯上扑,音响也总被风吹得呼呼直响,风移影动,或许不如正规舞台上来得高明,却也大大满足了生活的趣味。

闽南地区高甲戏的唱腔婉转而悠扬,结合了闽南语的韵味,南音的委婉深情。喊唱起来,又是另一番风味,大旦身段飘逸,一悲一喜一回眸,一笑一嗔一抖袖,一颦一笑皆雅韵,一举一动尽风情。青衣利落干净,眉目间透露着凛然正气,唱腔掷地有声,展示着深厚的功底,令人不禁拍手叫绝。高甲戏所讲述的不外乎才子佳人、母慈子孝等传统的话本故事,不需要多想便能猜出故事的经过、结局。我甘愿从这逐渐快餐式的生活中,偷一些悠然的时光,啜一口凉茶,听一段唱腔,品一出好戏。

我是极爱看戏的,抑或说,极爱看那份热闹。这有一大部分要归功于我太奶奶,家里就我和太奶奶爱看戏,每逢唱戏时,那条小道上,常出现一大一小的身影。太奶奶拎着椅子,牵着我,我小小的身影一蹦一跳的。长大了,太奶奶的身影佝偻成我幼时的高度,我右手拿着椅子,左手挽着她,地面依旧是一大一小两个影子。这些年来,唯有去年缺席戏场,亦不知太奶奶有没有去看戏,当时还在想:“没事,明年再去陪太奶奶看戏。”殊不知上一次看的戏,已是我们一起看的最后一场戏,太奶奶再也等不到今年的戏,去年未看的戏成了我和她之间最后的遗憾。

我想,今年戏开场的时候,我将一个人拎着椅子去看戏,依旧坐在戏场中央,看那青衣老旦的演绎,身后的人群喧闹着,孩子们吵闹着,想象着太奶奶依旧在我的身旁,一切都如往昔。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戏场上已是安排了椅子,只有我一人照旧搬了把椅子站在那儿,曾经人声鼎沸的戏台下,如今只有寥寥几人,看着一排排的椅子,我怔愣在那里,一股无名的风忽然吹过我的耳边,像极了太奶奶曾经在我耳边的私语,我的眼眶蓦然一红,终究是回不去了。

夜凉了,留下来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待我举杯邀明月,且做知音往还!”台上大旦衣袖飞扬,空中明月半盏,光移影动,袖起袖落下又是一场好戏,不知,又是谁心中的戏梦啊!

--> 2024-10-07 □郑涵婧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3100.html 1 看 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