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07日

林辋溪旧事

□陈立厚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故乡,或深或浅,或近或远。那里的风景或非绝美,但总有一些记忆会留心底挥之不去。我也不例外,孩提离开,回首已中年。期间虽偶驻足,但总因故匆忙离去,一幕幕童年里的故乡景象,常在独处时浮现。

我的家乡惠安,祖辈的传统是男人出外打拼,女人在家劳作持家。惠安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早闻名遐迩,尤其是“惠女精神”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人间传奇。

当地人提起我们村,首先想到的就是菜农多、接骨医生厉害。村口有条小溪——林辋溪,村民耕种用水取之于此。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与一位好兄长终于实现了多年相邀未成的乡土之行。半小时的车程,我们边走边聊,相谈甚欢。突然,仁兄指着村口的小溪问我:“这条溪水看起来很干净,可以游泳吗?”此刻,我才意识已到达村口。

小时候,林辋溪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村民们到溪里挑水浇菜,夏日孩童在溪里戏水、摸鱼,一派祥和的美丽乡村画面。哥哥常从家里卸下一块木床板,牵着我的手到溪边玩耍,他会趁我不注意,将我推入溪中,再将床板丢给我自救,我的游泳技能就是这样练成的。回家后,哥哥免不了被奶奶追着用扁担一顿狂揍,现在回想,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后来,工厂生产废水排入林辋溪,溪水渐渐浑浊。

20世纪80年代末,我随父到泉州上学,离开了乡村生活。虽相距不足三十公里,但当年的生活、交通条件都不允许我常来常往老家。后来,随着求知之路向外扩展,故乡与我渐行越远,大多只能梦中或回忆里闪现。

站在溪边望去,家乡高楼拔地而起,因工厂外迁,溪水恢复了往日的清澈。妇女们不再单一以种植蔬菜为生,到林辋溪里挑水种菜的村民变得稀少。我坚信,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祖辈们辛勤劳作的故事,在家乡一定能得到传颂。

--> 2024-10-07 □陈立厚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3103.html 1 林辋溪旧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