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11日

秋风起,寒邪易入侵——

颈椎也怕“冷暴力” 深秋护颈正当时

对颈椎早了解,做到早预防。

枕头以符合个人生理曲度为宜

按摩风池穴、风府穴可以祛风散寒

在大椎穴、两侧肩井穴拔罐,可以振奋阳气。

长期低头工作或玩手机等,容易引发颈椎病。

颈椎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国庆长假过后,“秋老虎”好似突然远行了,浓浓秋意袭来。秋风起,寒意生,中医认为,此时寒邪易入侵,颈椎病开始进入高发期。即将到来的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提醒市民朋友们要好好保护颈椎,远离颈部疼痛、僵硬,四肢麻木无力,头晕,乃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症。

本期养生堂邀请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潘文谦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俞海明,分享专业意见,助大家拥有灵活轻松的颈椎。

□融媒体记者 黄耿煌 实习生 许育菲/文 CFP/图(除署名外)

颈椎患病年轻化

传统观念认为脊椎病是老年病,中国中老年人群中超九成患有脊椎疾病,但近年来,这一趋势正逐渐年轻化。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青年的脊椎病发病率正在急速上升:30—40岁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颈腰椎病;50—60岁的人群中,患者达到71%;而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达82%。

我们的脊椎到底怎么了?俞海明认为,脊椎病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人们不能总是被动地应对脊椎病困扰,应该主动出击。而对脊椎了解得越早,越能早预防,降低发病率。

人的脊椎骨一共有26节,其中1—7节为颈椎。7节颈椎里,第1、2、7节形状最特殊。第一节颈椎叫寰椎,与枕骨在韧带的帮助下形成了人体最坚强、最稳定的关节,牢牢地固定着装载智慧的大脑袋。而第二节枢椎与寰椎形成的关节,是脊椎各关节中灵活性最好的,是人们扭头的主要依靠。不过,灵活性好,稳定性就差一些,外伤时寰枢关节很容易受损。比如很多人乘车时会不知不觉睡着了,一旦急刹车,头颅在没有支点的情况下,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寰枢关节。第7节颈椎,称为大椎,它的棘突是重要的体表骨性标志。

虽然这几节颈椎容易受伤,但常见的颈椎病倒与它们无关,而是主要表现在3—6节椎体间,因为低头、抬头,是这4节颈椎的主要任务。很多人都想不到,颈椎每天的关节活动达几十万次,这么大的“工作量”很容易形成退行性病变。颈椎病已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们,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肩颈疼痛、上下肢麻木、头晕、耳鸣、恶心、心悸。

低头太久和用错枕头累坏颈椎

在所有脊椎中,颈椎的活动度最大,也最容易发生劳损。长时间低头工作、生活方式及枕头使用不正确等因素,使颈椎病越来越高发。

“成年人的头部重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西瓜。”潘文谦告诉记者,长时间低头工作和看手机让颈椎部分的肌肉、骨骼处于压迫状态,从而造成颈部肌肉疲劳、痉挛,反复的痉挛最终会导致颈椎变直甚至后凸,形成困扰很多人的“办公室病”。事实上,不仅伏案工作会给颈椎造成压力,洗菜择菜、拖地扫地、抱孩子提重物等家务活也会加大颈椎负担。

他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后仰望天的简易方法,给颈椎活动空间。坚持多仰望天空,开始时可能会感觉酸胀,甚至肩膀和手臂也会感到酸麻,这说明颈椎已经有问题了,更需要及时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长时间低头不动,不当使用枕头也是引起颈椎病的常见原因。潘文谦说,枕头的形状、放置位置和高度不当以及不用枕头等生活习惯,都可能使睡眠时的颈椎仍处于向前屈的状态,从而引发颈椎病。最好的方法是把枕头放置在颈后,而不是后脑勺下。枕头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以符合个人生理曲度为宜,平躺之后,头部和颈椎的高度在一拳左右,是相对合适的枕头高度。

防治颈椎病遵循“抗阻力”原则

人体有个明显的生理曲度,而颈椎病会对生理曲度带来破坏。俞海明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左右是对称的,当侧过来的时候,可以看到身体有一个明显的曲线:颈椎适度向前前突,胸椎轻度后突,到腰椎又有适度前突,到了骶骨又有适度后突。

长时间使用颈椎不当,会影响这个完美的生理曲度。俞海明指出,患上颈椎病会引起人体形态的改变,总是习惯性地伸脖子、弓腰;同时,会引起颈肩的疼痛,甚至会长出“富贵包”,影响外观。

对于颈椎病,人们存在很多预防误区。潘文谦指出,有些人习惯以频繁摇头、扭脖子来缓解颈椎痛,实际上,这些动作会增加颈椎的“工作量”,加重关节磨损。

在潘文谦看来,锻炼颈部肌肉是防治颈椎病操作性最强、最有效的方式,正确的方法就是遵循“抗阻力”原则。锻炼时,应朝着与平时前屈姿势相反的方向去做,比如向后仰,或做“飞燕展翅”动作(俯卧位,双上肢向后平展置于背侧,双下肢向后上方抬离床面,以腹部做支点,反复上述动作,每日3组,每组20次,每次2秒,每组总用时10—20分钟)。

3个方法自查 你的颈椎还好吗

颈椎不舒服,人们常有肩颈僵硬、酸痛的感觉,休息调整会缓解不少。那么如何判断颈椎是否有故障?俞海明介绍了3个简易的判断方法。

手麻:一种类似放电状、有传导感输出的不舒服。通常情况下,当压迫到脊髓单侧的侧方前角,就会出现一侧手麻。当压迫到一侧的神经根,会出现麻木、窜痛。如果脊髓的中央区域被压迫了,就会出现双手及下肢的麻木。

手指屈伸实验:双手张开,快速地握拳,再张开,握紧再张开,以每10秒钟20次为一个限度。如果能达标基本上就是正常的,如果次数达不到20次,很滞钝,可能就是颈椎有问题。

走路有踩棉花感:走路时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就是典型的脊髓性颈椎病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个类型,而且发病往往很隐匿,病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严重的颈椎病,因为绝大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没有颈部疼痛或者颈部症状很轻微,发病初期往往只是步态不稳,乏力感,偶尔上肢麻木感。很多病人因为脖子不难受,所以错过早期诊治的机会。

潘文谦 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福建省第七批优秀援疆医生。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针灸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统师承分会委员、治未病分会委员,泉州市医疗保障专家库专家。擅长用针灸、针刀、中药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瘫痪、外伤截瘫、面瘫、肩痛、膝痛、富贵包等。

俞海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泉州市骨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脊柱医学分会委员、泉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英国皇家国立骨科医院高级访问学者;擅长治疗脊柱微创手术、颈椎病、腰椎病、脊柱肿瘤、脊柱结核;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有深入研究。

--> 2024-10-11 秋风起,寒邪易入侵——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3613.html 1 颈椎也怕“冷暴力” 深秋护颈正当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