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11日

茶乡盛事 “秋香”浓郁

—安溪秋茶市场见闻

茶山采茶忙

茶人们最近忙于采制茶叶

一看一闻,就能基本判定毛茶的品质和价格。

小朋友体验传统制茶工艺

爱茶人品鉴秋茶

茶农带来的茶叶接受现场审评与定价

茶商们在收购点试茶

核心提示

在秋茶飘香的安溪,一场盛大的茶叶盛事正在上演。从茶叶收购商在各大收购点忙碌地挑选、定价,到中小茶企紧张有序地进行茶叶采制与销售,再到一些小茶企借助个性化包装提升品牌影响力,茶叶市场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活力与故事。

在安溪,茶叶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的中心,也是茶文化、工匠精神与现代市场竞争交织的舞台。

□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 实习生 卢冰冰 通讯员 陈彤熏 文/图

收购点

好茶好价 交易火爆

秋茶飘香的时节,安溪的茶叶收购点总是沉浸在一片繁忙的氛围中。

近日,记者来到感德,中国制茶大师陈两固和他的儿子正忙碌于茶叶收购。在收购现场,茶农们带着自家精心采摘的茶叶前来,希望能够卖个好价钱。陈两固仔细地查看每一批茶叶,他收购的量并不多。“我更注重茶叶的品质。”陈两固认真地说道,“只有质量好,才能把客户留住。”他深知,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品质是立足之本。陈两固告诉记者,平时他在感德的茶山忙碌,负责茶园管理,并制作质量稳定、品质好的茶叶,而他的子女们则在泉州、安溪等地开店经营。

在感德镇的日月共享茶业收购点,茶农们早早地排起了长队,等待着自家茶叶被收购。收购点内,负责人熟练地对毛茶进行检验。只见他拿起一撮毛茶,先是放在鼻尖轻轻一嗅,然后用手指轻轻一摸,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便能判断出茶叶的品质,并给出定价。“30元一斤”“50元一斤”……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据感德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感德日月共享茶业是当地较大的收购商,有着一套独特的茶叶管理模式。这里的茶农按照企业的要求,统一进行管理、采摘和制作茶叶。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茶叶的品质,也使得收购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该企业一年四季都在进行茶叶收购,而且收购的量比较大。这对于茶农来说,这是一条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

祥华乡铁观音的大规模收购则从10月4日开始。在安溪县天香魂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幅热闹而有序的画面如火如荼地展开。当天上午,阳光洒在乡间小路上,茶农们纷纷骑着摩托车,后座上驮着自家刚刚烘好的茶叶,前往合作社。合作社内,负责人詹国珍被茶农们围在中间,形成了一个忙碌的核心。他熟练地将茶叶从装茶叶的大袋子里抓出来,轻轻放在竹盘上。然后将茶叶放入一字排开的审评杯里,根据茶叶的品质迅速给出定价。收购现场,其他的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对收购的茶叶进行分类和登记。一筐筐的茶叶被整齐地摆放着,等待着进一步处理。

与此同时,天香魂合作社内也来了几位泉州的客商。他们带着对优质铁观音的期待,一同参与到茶叶的品鉴中来。和詹国珍一样,他们认真观察茶叶的外观,细细品味茶汤的滋味。如果对哪一款茶叶感到满意,他们便当场达成交易。这种现场交易模式不仅能让茶农快速销售茶叶,也帮助合作社及时掌握市场的需求与价格变化,便于后续的收购和经营策略调整。

中小茶企

匠心制茶 创新设计

收购点忙于收购和批发,中小茶企则全身心投入采制茶叶和销售之中。

在感德镇,一处停办的小学如今成了热闹的制茶场所。这里茶香四溢,安溪铁观音名匠、匠馨茶业负责人陈志鹏正忙碌地指挥着制茶师傅们制作秋茶。国庆期间,记者到这里走访,看到场地中间的白布上铺满嫩绿的茶青。陈志鹏神情专注,一边指导师傅们摊晾,一边介绍今年的制茶情况。自9月25日起,他就一心扑在秋茶的制作上,目标是制作50担茶叶,共5000斤,原料全部采自他精心管理的茶园。

陈志鹏的制茶理念独具特色,融合了传统与创新。他今年推出两款茶,一款是传统铁观音,无需放入冰箱保存,保持着传统铁观音的古老韵味;另一款是符合市场主流需求的鲜爽型铁观音,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口味,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目前生产的铁观音毛茶价格相当可观,一般品质的每斤可达90元,而优良的茶叶价格则可达到150元以上。在销售方面,陈志鹏的许多客户都是提前预订茶叶,而一些茶商则慕名而来,现场采购。像在安溪茶都从事茶叶批发生意四十几年、全年批发七八万吨各种品质茶叶的茶商肖先生,十几年来一直都是从陈志鹏这里采购茶叶,现场还有来自安溪剑斗、莆田仙游等地的茶商。

与此同时,众多小茶企也在这个秋茶季迎来了丰收和繁忙期。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他们努力通过保持高品质的制作工艺和品牌推广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的不断提高,独特的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成为小茶企打开市场的关键。安溪的一些包装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种需求,推出在公版包装盒上打上小茶企名字、logo等元素的个性化服务。

以7克的小泡包装为例,虽然5万个以下单价1角钱,成本较高,但小茶企们深知品牌的长期价值高于一时的成本投入。一位小茶企负责人表示,过去因规模小难以找到合适的包装解决方案,品牌推广受限。而如今,个性化包装的出现让他们有机会通过包装展现自己的品牌特色,让消费者记住自己。

为打造符合品牌定位的包装,小茶企们精心设计名字和logo,力求将品牌内涵与秋茶品质完美融合。在与包装企业沟通时,他们积极提出想法和要求,从包装盒的材质选择到图案设计,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与调整。经过反复修改完善,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包装盒诞生了。这些包装盒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目光。消费者也对这种包装设计表示认可。一位爱茶的顾客表示,过去选购茶叶时,往往只能依赖口碑和茶叶质量,但现在通过包装上的信息,他能更清楚地了解茶叶的来源和品质,购买起来更放心。

--> 2024-10-11 —安溪秋茶市场见闻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3618.html 1 茶乡盛事 “秋香”浓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