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体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人体第二生命线”。脊柱健康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你知道吗?即使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如果运动方式不对,也可能被“腰突症”困扰。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柱一科副主任医师吴志强提醒,高体重指数可能导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提高,家长和孩子要加强预防。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胡根容
爱运动的孩子
患上腰突症
15岁的小陈在父母“生命在于运动”理念的支持下,从小热爱各种运动,周末休息时间总在篮球场上活跃,近3年来出现运动后左腰臀部酸楚不适,休息后可缓解,但未引起重视,仍坚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5个月前,小陈自觉左腰臀部酸痛有所加重,久坐、久站后即可诱发上述症状。他在其他医院通过推拿、理疗、针灸等治疗,效果却不理想。
一个多月前,小陈的疼痛进一步加剧,时伴左小腿外侧麻木感,无法坚持坐位上课学习。他到医院进行CT、MRI检查,结果显示L4/5椎间盘中央偏左侧脱出,压迫左侧L5神经根,竟然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目前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会增加患腰突症的风险。”吴志强介绍,青少年越来越重视各种体育运动、健身活动,但在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及频率等方面可能缺乏规范引导。一些较高强度的腰部扭转或对抗运动,如打篮球、羽毛球、摔跤等,可能导致椎间盘在应力负荷下快速扭曲,进而造成间盘纤维环破坏,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共同呵护
青少年腰椎健康
腰椎间盘一旦出现退变则不可逆,青少年过早患上腰突症,会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大部分人可能要与医生“打一辈子交道”,女性在孕产期还将面临额外风险。吴志强建议家长务必重视起来,提醒孩子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的体育锻炼。适当且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青少年体质。建议青少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如游泳、跑步、跳绳等,而对于一些较高强度的腰部扭转、对抗运动,如打篮球、羽毛球、摔跤等,需要注意其运动的强度、时间及频率;还可以做一些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如平板支撑、俯卧撑、小燕飞、五点支撑等核心肌肉训练,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和柔韧性。
保持正确的坐姿。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应始终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不良姿势。家长和老师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并定期调整桌椅高度,确保孩子脊柱的正常发育。
注意营养均衡。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保证营养均衡,特别是钙、磷等骨骼发育所需的元素。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容易导致青少年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增加腰椎压力。因此,家长应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