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泉州再次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国游客的目光。泉州国庆假期接待游客665.5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38.58%,创历史同期新高;外地游客占比54.29%,同样创下新高。另据中国联通发布的“联通大数据”显示,泉州紧随深圳、广州,入境游客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外地游客数量激增,不仅为泉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热潮,也有着更深远的多重意义。
外地游客的激增,首先是对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高度认可。在国庆假期期间,泉州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成功吸引大量外地游客的到来。从世遗主题游到山地生态游,从滨海休闲游到工业时尚游,泉州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旅游选择,让他们在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尽享文化与自然的双重盛宴。特别是世遗主题游,更是成为这个假期的爆款。“古迹寻踪·古城漫步”“簪花一梦·文武览胜”“海丝印记·桥影侨踪”等三条精心设计的线路带领游客穿越时空,领略泉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开元寺的庄严、西街的繁华、蟳埔民俗文化村的独特风情,都让游客流连忘返,频频点赞。这些景点多次获得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央媒的报道和点赞,也成为游客心中的必游之地。
外地游客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为泉州的旅游业注入强大的动力。许多游客在体验了泉州的美丽和魅力后,纷纷表示“泉州很好,下次还来”。上海游客高先生钟情泉州,更是连续25年来泉度假。外地游客不仅愿意在泉州停留更长时间,深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还愿意将泉州的美丽和魅力分享给更多的人。这种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无疑是对泉州旅游业最好的宣传和推广。
外地游客占比不断提高,也体现了泉州旅游市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交通便利、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旅游已成为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体验异域风情的重要途径。“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一直以来,泉州以包容的姿态和优质的旅游服务,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品尝美食、欣赏艺术、参与活动,与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分享旅游的快乐和美好,留下难忘的回忆,也促进泉州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今年国庆假期,青年成为泉州主要消费群体,18—49岁游客占77.22%。年轻人作为游客中的主力军,他们的旅游需求和消费习惯对泉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比以往注重物质享受的旅行方式,如今的年轻人更渴望通过亲身经历去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泉州的“古韵新风”恰好契合了年轻游客的这一需求。无论是连续两年成为打卡热点的簪花兔、十龙九子,还是作为火爆全球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的独特身份,泉州都以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的目光。泉州还积极与小红书、抖音、携程等国内文旅头部平台深度联动,不断拓展其城市影响力。通过这些平台,泉州将古韵新风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广大游客,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旅游热情和消费欲望。
当然,外地游客的大量增加也给泉州的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等问题,成为泉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泉州需要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住宿和餐饮的品质和特色、完善旅游交通和导览系统、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等。同时,泉州还应加强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确保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保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让泉州值得一来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