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11日

央行出手,5000亿元来了!

资金转向? 对股市和债市有何影响

(CFP供图)

政策落地后对市场有何影响?机构人士认为,互换便利能够在不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情况下,提高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为其带来更多的活水。这将有助于推动股市的反弹,特别是在市场低迷时,非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互换便利获取资金进行调仓、增持,进而带动市场行情向好。

另外,如果在股票行情下行区间,部分表现不好的股票流动性较差,非银金融机构可以使用互换便利降低调仓时产生的额外成本,更方便地获取到调仓所需资金。互换完成后再次购入低价股票也有利于降低整体持仓成本。

对于债券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互换便利的实施将导致国债和央行票据的供给增加,这可能会对债券价格产生一定压力。因为供给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上升,从而降低债券价格。

由于通过互换便利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因此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原本流向债券市场的资金转向股市。这将对债券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和收益率产生影响。

若非银金融机构选择卖出高流动性资产以获取现金或其他投资机会,潜在的债券供给上升无疑会对利率带来推升作用。这将对债券市场的整体利率水平产生影响。(新华 央视 中新 中青)

首期5000亿元

央行“互换便利”落地

公告显示,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要求,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

据介绍,该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此举可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据接近央行人士介绍,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能会视情况扩大。这些操作上的灵活性均表明,工具未来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所获资金

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在国新办9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首次透露将“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潘功胜当时表示,国债、央行票据与市场机构手上持有的其他资产相比,在信用等级和流动性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机构手上有资产,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流动性比较差,通过与央行置换可以获得比较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得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指出,央行新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高流动性资产进行出售后能获取现金,且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继续进行增持,这部分流动资金一方面可以大幅提振市场的活跃程度,另一方面,新增持的部分能实现再次抵押获取新资金,促进资金的正向循环。即通过央行新工具、机构加杠杆为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方式,“耐心资本”能获取继续增持股票的资金来源。

芦哲进一步指出,今年通过ETF场内成交的战略资金总规模大约为7500亿元,资金或存在使用上限,而新工具疏通了“耐心资本”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央行直接购买ETF”的机制提供了先行的试验田,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信心。

“以券换券” 并非“央行下场入市”

接近央行人士表示,互换便利不是直接给钱,不会扩大基础货币政策规模,也不是搞量化宽松。央行不得直接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采用的是“以券换券”方式,既提高非银机构融资能力,又不直接给非银机构提供资金,不会投放基础货币。

业内专家表示,通过互换便利操作,非银机构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此前撰文分析称,类似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国际上已有先例。此次“互换便利”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基础货币投放,不存在“扩表”,并不是所谓的“央行下场入市”。从操作原理上来看,与美联储的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类似,是通过“以券换券”的形式增强相关机构融资和投资能力,实现了流动性支持。金融管理部门会对相关机构的资质、条件作严格要求,并设置科学的抵押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从国际经验看,美联储次贷危机期间推出类似的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对金融市场迅速企稳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静待细则 险资等“耐心资本”在观望

政策释放利好信号后,对应的证券、基金、保险机构会如何动作受到市场关注,尤其是作为“耐心资本”的险资,将通过互换便利政策为市场释放多少增量空间?

“互换便利工具是为机构提供不同流动性资产转换的备用机制,避免因市场流动性突发收紧,导致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等被迫低价抛售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熨平市场波动性,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一位宏观分析师向记者分析。华泰证券张继强团队同时分析指出,互换便利工具大幅提高了机构潜在加杠杆能力。不过保险等机构目前面临的问题更多是缺资产,而非缺资金。但毫无疑问,互换便利是强力托底工具,助力市场稳定。

“互换便利工具的配套细则目前还未发布,公司目前还处在观望之中。将结合公司投资策略研究互换便利工具的应用。”在与一线机构的交流中,多名保险资管机构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占比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整体稳定在12%—14%区间内浮动,距离政策上限仍有一定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这意味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互换便利这项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级的增量资金。根据央行公告,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运用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 2024-10-11 资金转向? 对股市和债市有何影响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3707.html 1 央行出手,5000亿元来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