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14日

群众呼声就是行动哨声

□周培尧

“浦西园区江边往沉洲公园这一段围挡封闭了,不知道是不是要改造?”近段时间,到泉州市区北滨江公园休闲放松的市民发现,北滨江公园的沉洲园区、汀洲园区往江边方向的道路用围挡封闭了起来。记者了解到,从9月底起,北滨江公园的沉洲、汀洲两个园区沿江慢道以及周边区域正在清理平整,随后将进行修缮提升。春节前,两个园区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市民面前。

北滨江公园几个园区从2018年起陆续建成,作为泉州人“家门口”的宜居公园,是市民闲暇时娱乐和锻炼的好去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也逐渐显现。2022年5月、2023年7月,本报就曾报道北滨江公园沉洲、汀洲两个园区江边杂草荆棘丛生掩盖了慢道,一些垃圾桶、休闲椅被疯长的杂草湮没。此外,本报还关注报道过市民反映园区晚上路灯昏暗、木质桥面损毁等事件。可见,两个园区积弊已久。

而今沉洲、汀洲两个园区进行修缮提升,正是对群众呼声的有效回应,但回溯这两个园区从报道到整治的过程,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施工日期一拖再拖外,各方职责不清晰导致园区后续维护管养无人负责也是一大原因。当前,城市治理的很多问题之所以久拖未决,与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各自为政难脱干系,当协调联动的城市治理机制不能形成时,长效的城市管理合力也就无从谈起。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正是城市治理问题被动滞后的普遍症结所在。就此而言,相关职能部门只有把群众的呼声当成行动的哨声,多些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才能将问题化解于未然,并让民生的“堵点痛点”变成“幸福支点”。此次沉洲园区、汀洲园区的施工,相关部门就充分听取了市民的改造建议,有针对性地对5个节点进行修缮,不仅能提升既有景观,还能消除潮水淹漫道、彩虹桥雨天湿滑等隐患,还市民一个安全休闲的好环境。

在城市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粗放管理无法有效应对现实问题,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已是治理升级的必由之路。而城市精细化治理要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将职能部门的工作发力点对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科学预判、快速响应以及高效解决问题。当然,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渠道及其机制,充分发挥不同职能部门、主流媒体、民众等各方力量的功能,实现政府、部门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当下,城市发展已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也从“有没有”递进到“好不好”这一维度,衡量城市治理的标准并非只有外表光鲜这一个标尺,群众满不满意则是更重要的评判尺度。因此,职能部门只有以“事情再小也不嫌小,问题再难也不畏难”的担当精神,不仅让城市的建设成果使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更要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筑基础、谋长远,在推动城市治理持续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方能把群众的呼声变成真诚的掌声。

--> 2024-10-14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4031.html 1 群众呼声就是行动哨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