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14日

时隔26年国家将再发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

规模或达万亿?对股价有何影响?

时隔26年,国家将再次发行特别国债向大型国有银行注资。10月12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本轮注资有何特点?对国有银行影响几何?

时隔26年再度发债注资

记者注意到,这是时隔26年财政部再次发行特别国债向国有大行注资。据申万宏源研报,1998年,为缓解国有四大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等问题,财政部向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注资国有四大行,其中2400亿元源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300亿元源于四大行超额储备。本轮利用特别国债对国有大行注资与此前有何异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行注资的背景是,部分国有独资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较大,不良率明显偏高,补充资本金主要用于风险化解,而本次资本补充的重点是提升大行放贷及购买债券能力。

王青进一步分析,本次政策出台的背景在于,伴随银行净息差低位下行,银行利润承压,通过留存收益进行资本补充的能力受限;而在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背景下,未来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将会显著加大。由此,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既能够增强大行经营稳健性,也能直接提升其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能力。

王青估计,本次用于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规模有可能达到1万亿左右。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将扭转此前较大幅度同比少增状态,恢复同比多增。这是当前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称,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本次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与1998年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本次发行规模相对大,期限也更加丰富。同时,本次特别国债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助力稳增长、聚焦战略重点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1998年特别国债补充资本是推动银行更多支持基础设施方面等。

本轮注资是否利好银行股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股长期处于破净状态。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国有银行注资,对国有银行有何影响?是否有利于提振银行股?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分析称,财政部注资体现了政府对国有大行的信心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间接地,对国有大行的股价以及长期发展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同时,核心一级资本的充实,在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银行扩大信贷和生息资产规模,将有助于银行提升盈利能力,更好地应对息差收窄等带来的挑战。

周茂华认为,特别国债加大大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将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和盈利能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等,对于银行估值修复利好。

标普信评金融机构评级部总经理李迎表示,通过本轮增资,国有大行能够在净息差显著下滑的环境下维持合理的信贷投放力度,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外,该次注资有利于六大行实现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达标。

如何看待资本补充和动态

调整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廖岷在发布会上提到,根据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负责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其中就包括建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如何看待这一机制?

曾刚表示,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可以被视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曾刚分析,资本补充是金融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财政部作为国有金融机构的出资人和大股东,要考虑如何通过建立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以更好地规划和支持国有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需求各不相同,其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也可能会有所差异。

李迎表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是从监管的角度确保银行具有足够的损失吸收能力去应对金融风险;国有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动态调整机制则是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角度去更好地监控、优化银行资本情况,确保银行资本充足,平衡好分红、资本补充、信贷投放的关系。该机制的建立会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机构在资本管理方面的公司治理水平。

(澎湃)

--> 2024-10-14 时隔26年国家将再发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4047.html 1 规模或达万亿?对股价有何影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