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当孩子考上一所全国文科拔尖的大学时,很多朋友向我投来羡慕的眼神,纷纷向我讨要教育的方法。他们说:“你女儿这么优秀,你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事实却不然。
女儿大一寒假回到家,发现我身材明显发福,便眉头微蹙。我安慰她说,中年发福很正常啊,她马上举例说,同学的妈妈每天跑步5公里。同样是妈妈,咱也怕被比啊!我自惭形秽唯唯诺诺答应:“从今天开始运动减肥。”女儿当即在一运动APP平台为我办理了会员,定制专属的瘦肚有氧运动。
在这之后,每天的客厅里,她自学爵士舞,我跟着视频健身打卡,一天不敢遗漏,否则就会受到女儿盘问。每天晚上客厅里,母女俩你跳舞,我练操,互不干扰,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老公则一旁欣慰地看着这“太平盛世”。
大三寒假,女儿从法国交流回来,忽然问:“妈妈,你的梦想是什么?”
“梦想?”多么奢侈的东西!简直是灵魂拷问啊!掐指一算,我都剩没几年退休的人了,还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吗?一时语塞,脸红心慌,又不愿让孩子看出我的窘样。考虑了10秒,终于,我轻声地憋出了一个十分模糊的答案:“我梦想我的人生是旷野!”女儿露出笑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能感觉出她对我这个答案应该还算满意吧。
其实我深知这简直是痴人说梦,现实是——我每天基本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哪里有旷野人生呢?孩子出生后,我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像很多平凡的父母一样,我的梦想就是孩子全面发展、成绩优异,将来有美好的前程。今天轮到孩子问我这个问题时,竟然让我如坐针毡。
当然女儿也会鼓励我。她大学学的是法律、新闻双学位,为了和孩子有更多的话题,同频共振,我也经常关注一些知名媒体的新闻,以及不系统地学习些法律知识。去年寒假,我利用做家务、散步等时间听完柏浪涛的刑法课、钟秀勇的民法课、冯玉军的法理学后,和女儿交流起来竟然毫无障碍,女儿高兴地鼓励我说:“说不定到时咱们一起参加法考,你考得比我还好呐!”我顿时像个被老师和家长表扬后的孩子一样,得意忘形起来了。
今年暑假,女儿帮我报名学弹琴,结果我第一天学琴回家,练琴三天练出了两个大拇指腱鞘炎,只好作罢。接下来又和女儿在同一家机构学习声乐,第一次上课,因为唱《这世界那么多人》被老师同学一阵猛夸,信心爆棚。第三次上课,学唱单依纯的《永不失联的爱》,硬扯高音,把嗓子扯得冒烟,导致咽喉炎发作,只好暂停。
女儿对我是恨铁不成钢,平庸的妈妈终难成人中龙凤。她摇摇头,无奈地说:“我不管你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女儿便开始收拾行李,提前回北京读书去。
渐渐地,我觉得在长大成人的孩子面前,我们已经悄悄地互换了角色,现在的我更像那个笨笨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渴望得到表扬。所以,我哪里能歇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