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关于“哥哥上北大弟弟辍学卖苹果”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博主“我叫牛一群”声称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偶遇一名当地男孩小辉,他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卖苹果,哥哥则考上北京大学。视频内容感动无数网友。然而,经相关部门核查,这一切都是博主虚构的“剧本”,并支付给小辉400元费用进行摆拍。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短视频领域摆拍造假的愤怒与反思,它们以真实之名行欺骗之实。
这并非第一个翻车的摆拍“剧本”,此前已有多个类似的案例,如“凉山孟阳”事件,传媒公司利用话术和剧本摆拍贫困短视频包装网红,百万粉丝博主“老陶说真话”因虚假摆拍救人情节被封号……摆拍造假为何屡禁难绝?
网络平台的流量经济模式为摆拍造假提供了土壤。当下,流量成为衡量一个账号、一个视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一些博主不惜编造虚假故事,制造感人场景,以此来吸引网友的关注和同情,带动大量的转发和点赞,提升账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网友的情感需求为摆拍造假提供了市场。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渴望找到一些能够触动心灵的故事,慰藉自己的内心。摆拍造假通过编造感人的故事情节,让网友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当然,这种满足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之上的,一旦真相大白,网友的感情便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摆拍造假不仅欺骗网友的感情,也对网络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应该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之上。摆拍造假的泛滥,让网友难以分辨真假,对网络信息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一旦形成便很难消除,对网络生态的长期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摆拍造假还助长了不良风气。当一些博主通过编造虚假故事获得大量的流量和关注时,其他博主便会纷纷效仿,形成恶性循环,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在虚假信息的海洋中。长此以往,网络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成为一个充满谎言和欺骗的场所。
摆拍造假是一颗网络“毒瘤”,必须全力根除。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审核机制,对于虚假内容要坚决予以打击。平台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识别等,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审核,及时辨别可疑内容。平台还应加大对虚假摆拍行为的处罚力度,包括但不限于限制违规账号的功能、暂时或永久封禁严重违反规定的用户,并将相关情况通报给有关部门处理。
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于编造虚假信息、制造感人场景的行为,依法进行打击和整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虚假信息的范围和处罚标准,让博主在发布内容时有所顾忌。还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督促平台履行好审核和管理职责,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真实的网络环境。
公众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面对网络上的感人故事时,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轻信盲从。可以通过多方求证、查证事实等方式,来验证故事的真实性。公众也应该积极举报虚假内容,为打击虚假摆拍贡献自己的力量。
摆拍造假编造不出真实,唯有真实的内容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和支持。期待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尽快根除摆拍造假这一网络“毒瘤”,构建一个健康、真实、可信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更好地成为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