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商品支付尾款后实付款321.41元,直接购买却为308.31元。”“萌主选秀开启,活动首日就出现了中奖却无法兑换的情况。”近日,某平台率先推出“双十一”第一波预售活动,却被各种投诉抢了“风头”,“预售”变成“预忽悠”的话题也不断登上微博热搜,预售产品比直接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尾款人”变“韭菜人”等内容引发热议。
今年已经是第16个“双十一”了。作为一年一度的电商年度大促,“双十一”的初衷是通过集中促销,以更优惠的价格、更优质的商品回馈消费者,同时,也可以帮助厂家和商家清理库存、提升销量、推动消费升级。此外,开启预售模式,让消费者提前锁定心仪商品,也可以让商家提前锁定用户。这本来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是,如果预售价格不透明,或者大张旗鼓的预售价反而比后面直接购买的现货更贵,那么预售就失去了意义,甚至变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和欺骗。不仅令消费者“伤感情”,商家和平台的诚信也荡然无存,甚至整个“双十一”大促的意义也将受到严重质疑。
其实电商平台的预售,此前也颇受诟病,原因就是价格。今年“618”期间,天猫和京东就取消了预售环节,直接现货开卖,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肯定,没必要将销售与购买弄得如此复杂。今年“双十一”,平台恢复预售的目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规范的预售给消费者带来不满意的体验已是事实。尽管平台和商家都尽可能地回避预售就是最低价的说法,但消费者完全可以预售价更高为由进行投诉。
商者无域,诚者无疆,诚信历来是为商之本。眼下,距离真正的“双十一”还有一段时间,“预售”变成“预忽悠”的乱象,应当引起电商平台、商家以及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所有参与“双十一”大促的平台和商家,都应该坚守诚信底线,回归商业的本质。那些通过耍小聪明,“忽悠”消费者而赚得虚假流量和销售的,最终必将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充分认识大型集中促销的社会意义。当前,提振消费的重要性被放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因此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更加规范、放心的消费环境,就显得日益重要。事实上,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形式,其消费占比也不断上升。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093亿元,增长8.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6%。因此,一个规范可控的网络消费环境,对于提振消费信心、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各大平台理应当好守门人。平台不能任由商家随口承诺,放空炮,赚了流量却坑了消费者。客观上来说,商家开展各种直播和引流活动,对平台也是一种助益,平台与商家本是利益的共同体。对于消费者的呼声,平台如果不能及时协调解决,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也将无异于把自身推向“共谋者”的不光彩境地。
监管部门更应积极行动起来。在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理性购物、依法维权的同时,要把力量和精力更多放在规范促销行为、维护电商消费良好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等方面,要遏制“破窗效应”和侥幸心理的蔓延,切实担负起“裁判员”的角色,为提振消费、营造良好电商环境保驾护航。
话说回来,商业的本质无非就是商品与服务,商品质量是核心,服务质量是竞争力,只有在提供优质商品的基础上,尽量为消费者省钱,并且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消费者才有可能成为商家的“回头客”。任何抱着侥幸心理,只求流量不要质量,无视消费者体验和心理感受的商家,都是“双十一”大促的“害群之马”,理应受到顾客的摒弃和监管的处罚。
“双十一”大促来了,第二波预售也结束了,消费者“买买买”需要激情燃烧,但更需要理性的目光以及监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