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入列后,外界密切关注解放军何时开展双航母联合演练。
据新华社10月31日报道,近日,海军辽宁舰编队圆满完成年度远海实战化训练,安全顺利返回母港。训练期间,编队转战黄海、东海、南海等多个海域,开展实战背景下多个科目综合演练,官兵全程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反应的作战状态。在南海某海域,辽宁舰、山东舰编队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锤炼提升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
对于一国海军来说,双航母编队作战是一个进阶科目。有军事专家分析表示,双航母演练并非两艘航母将两个航母编队简单整合,编队如何配置?两艘航母如何协同作战?涉及方方面面,更为复杂,而且效果也不是1+1=2,而是能获得1+1>2的效果。此次辽宁舰和山东舰进行双航母演练,是人民海军航母编队从“单核引领”向“双核驱动”迭代的标志性跨越。 □林潇 晚宗/文 新华/图
解放军双航母首次合练
展现庞大规模与强大火力
根据官方发布的照片,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的双航母编队除了两艘航母外,至少包括了3艘055型万吨大驱、5艘052D型驱逐舰、1艘054A型护卫舰,以及2艘901型综合补给舰,总吨位将近30万吨。
从双航母编队护航舰艇配置来看,这是一个均衡的编队,有以防空为主的055型和052D型驱逐舰,有以反潜为主的054A型护卫舰,还包括大型补给舰。如果按照航母编队构成的一般规律设想,不排除水下还有潜艇配合行动,为整个编队构筑范围更广的外围防御圈。
从火力打击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双航母编队,一艘055型万吨大驱具有11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一艘052D驱逐舰和一艘054A护卫舰分别具有64和32单元垂发系统,即这些“带刀护卫”共有各类口径的导弹垂发单元688个,意味这支双航母编队的防空、反舰、对陆打击的能力是惊人的,而且这还不包括航母主要攻防装备——舰载机的火力。
作为航母的“带刀护卫”,航母编队中首次出现一次出动3艘055型驱逐舰的场面。该型战舰是我国研制建造的第一型万吨级驱逐舰。军事专家张军社介绍,055型驱逐舰的雷达探测距离远,配备了先进的作战指挥系统和垂直发射装置,拥有出色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在编队中承担防空作战指挥任务,3艘055型驱逐舰将赋予航母编队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
双航母协同作战
扩大海上防御作战纵深
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认为,双航母编队的舰机协同较单航母更复杂,这表明解放军使用和驾驭航母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如能灵活调整两艘航母各自的舰载机出动组合,将发挥“1加1大于2”的作战效果。双航母放飞同样数量的舰载机,所需时间显然要远小于单航母,这有利于更快更有力地出击;同时,在一艘航母因补给、战损等原因无法进行起降时,另一艘仍可起飞或回收战机。
还有一种分析认为,在保留同等数量舰载机作为航母编队防空防御作战力量的情况下,双航母能投入更多的舰载机执行多样化任务。
所以对一国海军来说,双航母编队作战是一个进阶科目。张军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双航母演练”并非将两艘航母或两个航母编队进行简单整合。因为编队如何配置、两艘航母如何协同作战,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复杂。张军社认为,此次辽宁舰和山东舰进行双航母演练是人民海军航母编队从“单核引领”向“双核驱动”迭代的标志性跨越。“这具有战略意义,能够延伸或者扩大我们海上防御作战纵深。”
台湾时事评论员宋玉宁认为,此次解放军的双航母演习还处于探索的第一步,“当空中兵力以及水面舰艇的数量都有所增加时,航母的战斗力会提升非常多。”
辽宁舰不断挑战自我
实现从“试验训练舰”到“作战舰”蜕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官宣双航母演习的一个背景,是辽宁舰编队近日圆满完成年度远海实战化训练,安全顺利返回母港。回看辽宁舰此次远海实战化演训的航迹,出岛链、入西太、归南海、围台岛、回青岛,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梳理公开信息,有四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9月19日,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就日本炒作辽宁舰训练活动答记者问;10月14日,东部战区证实辽宁舰航母编队位台岛以东参加“联合利剑-2024B”演习;10月15日,国防部介绍辽宁舰编队训练情况;以及10月31日新华社报道辽宁舰编队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
根据日本防卫省数据,辽宁舰在10月14日、15日两天时间里,共起降舰载机140架次,平均每天出动70架次。而且这140架次当中,歼-15的出动架次占比超过了60%。
2023年9月,山东舰在远洋训练期间,曾经创造了单日出动60架次舰载机的纪录。辽宁舰刷新中国航母的舰载机出动架次纪录,也从侧面证明辽宁舰全体舰员训练有素,能够完全适应高强度的海上连续作业。
2012年9月,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役,同年11月,歼-15首次降落甲板。12年来,辽宁舰完成了从试验舰到训练舰,再到战斗舰的转变,初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现在,辽宁舰与山东舰完成双航母编队演习,战斗力再次提升。
12架歼-15低空通场
双航母生动演示“全甲板攻击”
说到歼-15舰载机,就不得不提到此次双航母编队演习期间,12架歼-15低空通场,这也是官方公开歼-15编队飞行照片中战机数量最多的一次,场面震撼。与此同时,辽宁舰和山东舰甲板上还分别停有2架和18架歼-15,即共有32架歼-15同时现身。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评论员吴蔚撰文称辽宁舰与山东舰联袂上演了一次生动的“全甲板攻击”演示:辽宁舰负责第一波次进攻,山东舰负责第二波次进攻与舰队防空警戒任务。这是“双航母”组合拳的凌厉拳法。
新老歼-15同时现身
舰载机升级折射中国航母快步前进
外界还注意到,空中的12架歼-15舰载机,3架是常见的雷达罩为深灰色且有空速管的型号,而另外9架则采用灰白色雷达罩且没有空速管,引发外界对歼-15新型号亮相以及是否采用新的雷达和机载武器的讨论。
军事专家邵永灵介绍,据外媒披露,除了歼-15的老型号之外,还有歼-15B。歼-15B换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有新的航电系统,打击能力更强,探测能力也更强。关键是,歼-15B可以采取弹射起飞的方式。这么多的歼-15B出现在演练当中,说明我们的歼-15B其实已经批量生产、批量服役。另外,外媒还注意到在我们的航母甲板上还出现了歼-15D,这个“D”其实就是电子战的意思。现在看来,我们的航母编队上也有专门的电子战飞机,标志着我们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美国著名军事新闻网站“战区”认为,将这些先进机型整合到辽宁舰和山东舰,无疑将为飞行员、维护人员以及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
台湾时事评论员宋玉宁表示,歼-15舰载机的发展升级完全符合航母体系构建的规律,也是解放军持续提升以航母为核心的“深蓝海军”作战能力的应有之义。未来,随着电磁弹射技术的引入以及下一代舰载机的研发,中国航母编队的空中作战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具备更强的远程打击和制空作战能力。
双航母编队现身南海
彰显中国核心利益与大国责任
对于此次双航母演习在南海举行,有外部舆论将其与当前的南海局势挂钩。实际上,南海的和平稳定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超六成的外贸是通过南海航道完成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全世界约四成的能源以及超三成的货物都要经过这片海域。据测算,每年仅通过南海-东海航道运输的集装箱货物总价值就高达7.4万亿美元。因此维护南海的安全和秩序,是中国作为本地区大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目前,在域外势力的煽动下,南海暗流涌动,因此中国海军的双航母编队演练,增强了战略威慑力,有效提升了中国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对稳定地区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邵永灵表示,双航母首次合练安排在南海,其中的威慑意味是非常明显的。这不仅仅是演给地区内的个别国家看的,也是让域外势力认识到中国海军的强大,他们想到中国的家门口生事,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