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溪县充分发挥生态、农耕文化等优势,持续加大休闲农业精品培育和推介力度,营造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休闲农业“升级版”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区。安溪创建了一批休闲农业“金字招牌”,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新型业态,建设了一批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培育了一批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成功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多元文化交织
绽放别样魅力
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以及对文化的挖掘。安溪目前已培育出茶业、藤铁家居工艺业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为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古代“海丝”茶路起源地,中国产茶第一大县。2023年,全县茶叶综合产值为362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40.42亿元,连续9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位。2022年5月20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11月,安溪铁观音参与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术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安溪铁观音成为全球性“双料”文化遗产。
除茶产业外,安溪县的农业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形成淮山、湖头米粉两个产值超2亿元的特色产业,以及芦柑、山茶油、麻竹三个产值超5000万元的特色产业带,产业鲜明,特色突出。
产业活力竞相迸发,文化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我国最大的宋元冶铁遗址,是22个世遗点之一;“安溪土楼”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信俗(清水祖师信俗)是两岸同胞联系的精神纽带和桥梁。
同时,安溪县还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丰富多彩的闽南乡土文化。全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
另外,目前安溪县拥有3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8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为安溪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多样业态齐聚
景区热潮涌动
安溪龙门志闽旅游、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国心绿谷茶庄园、云岭茶庄园等景区、文化服务场所都迎来旅游热潮。
安溪县在特色产业基础上,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内向”融合、产加销服“顺向”融合、农文旅教“横向”融合、科工贸金“逆向”融合、产园产村产城“多向”融合,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全县有农家乐、“茶香人家”、休闲观光园区、休闲茶庄园、休闲乡村和康养教育基地等六种以上类型业态,分布在全县70%以上的乡镇,休闲农业业态类型丰富。
同时,安溪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创新“现代农业+文旅”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业态,建成41座各具特色的茶庄园;8个省级、18个市级、37个县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等。
如今,安溪县已形成了以茶文化、宗教朝圣、古迹民俗、康养度假、亲子休闲等为特质的旅游资源体系,形成了“茶香人家”“森林人家”“茶香小院”等“乡字号”“土字号”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据统计,茶庄园每年吸引消费者超12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12亿元。2023年,安溪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400万人,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年经营收入51.8亿元。
在此次全省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活动中,通过现场观摩、茶文化展示、情景演绎等形式,安溪宣传展示了茶产业、“双世遗”茶文化、茶庄园旅游等亮点成效。安溪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做好统筹“三茶”文章,持续擦亮安溪铁观音全球性“双料”文化遗产金字招牌,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旅游业态提质升级,力争把安溪县建成集茶文化研学、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名区。
□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