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这些年,泉州市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强化抓创新促应用,加快科技创新“四个倍增”,持续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入融合,打造更具硬核竞争力的“创新泉州”,赋能发展特色新质生产力。
□融媒体记者 王树帆 通讯员 王燕双/文
泉州市科技局/图(除署名外)
创新产出有“速度”
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快速增长
在洛江区智能装备产业园,作为国内沥青混合料再生设备领域的佼佼者,铁拓机械每年将营收4%的资金投入研发,建立了行业内规模屈指可数的58人研发团队。持之以恒的创新研发带动企业业绩持续“飘红”:2021年—2023年,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3.59亿元、4.1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0.42亿元、0.63亿元,其中,去年净利润更是比增49.98%。
研发投入是衡量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泉州持续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金融支持等多元科技投入机制,有力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增速、强度实现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泉州市全社会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39.0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比增19.4%,增幅跃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1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6%,首次跃升全省前四,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强度提升幅度创2000年以来之最。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衡量城市创新水准的另一个维度。这方面泉州同样表现不俗,今年截至10月,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金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53.52%,合同登记数1003项,同比增长87.83%。
这得益于泉州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在顶层设计上,泉州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成果转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和项目支持机制。在政策端,泉州相继出台《泉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若干措施》《泉州市运用“财政+金融”支持大院大所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若干措施》,涵盖支持设立异地联合创新孵化中心与建设市场化中试平台、强化对第三方技术经纪人和服务机构激励等具有“含金量”政策措施,致力打通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不仅如此,我市还积极推动“三首”政策落地生效,通过支持、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性的国产产品,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升级——
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今年1月,省工信厅公布了2023年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名单,我市8家企业产品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我市获评产品数量已连续3年居当年度全省首位。
推广应用首批次新材料。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重点新材料新产品实现创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组织开展首批次重点新材料生产应用项目申报工作,共推荐6家企业申报,省工信厅公示我市5家企业获得奖励(全省共8家)。
推广应用首版次软件。今年,我市组织开展市级首版次软件征集工作,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V1.0”、福建环宇通信息科技股份公司的“智慧养老AI监测及预警平台”、福建省捷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层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平台”等被列入2024年首版次软件拟入选名单,它们体现了我市软件企业的创新成果。
创新主体有“广度”
高新企业“质”和“量”实现双提升
科创企业是判断一个城市创新水平高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泉州加快推动科技企业“进阶登高”,实现高新企业跨越式扩容和企业品质的显著提升。2022年,全市高新企业总量达2362家,比2020年的1037家实现翻番,提前一年实现第一个“倍增”目标。2023年,这项数据达3084家,比增30.57%,增速全省第一。
航天航空、医疗器械、消费电子、轨道交通、船舶汽车……位于晋江的浩博(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大规模生产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材料高端产品的企业。近年来,浩博公司依托科技创新逐步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跑出了年产值1.3亿元的亮眼成绩。“今年我们将加大产品功能性研发,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该公司董事长丁友家介绍,2024年,浩博公司年产值力争实现超20%增长。
数据统计,在泉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有多达三成是高新企业。因此,泉州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要“苗子”,构建“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去年,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28家,比增37.09%,创历史新高,为培育高新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源头活水。
高新企业方阵不仅有“量”的扩容,还在“质”上大步跃升。
作为台商区高科技“明星”企业,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股份公司主要生产高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生产的新能源车用电容器薄膜厚度仅1.7μm,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30。“在超薄和耐高温的电容器薄膜市场上,我们基本上做到了全国第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新能源车用电容器薄膜的市占率约为70%。
除了高新企业,泉州的专精特新企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日前发布的2024年第四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中,我市有139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40.1%。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1323家,加上此次公示名单,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数量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一、第二位。
科创企业成势壮大的同时,以工业园区标准化为抓手,产业链正向高向新发力,逐步实现以园聚链、以链集群。今年9月,泉州新鲜出炉了《泉州市县域重点产业链调研报告》,从传统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三个角度系统梳理出50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形成“一园区一产业链”。据悉,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入园率由28%提升至56%,入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比由32%提升至68%。
创新资源有“深度”
科创平台引领资源汇聚泉州
针对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短板”,近年来,泉州提速引进科研院所脚步,中科系、大学系、军工系、企业系等28家大院大所相继进驻,高位嫁接创新资源,为泉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高能引擎。
清源创新实验室鲍晓军教授团队主持的“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氢脱硫”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从德国、英国、法国和清华、北大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引进学科带头人及骨干人才,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建设了泉州地区染整服务最齐全的“染整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第一个“人工气候室”、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实验室……28家大院大所在我市研发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企业、成果转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关键技术攻关“主力军”、优秀人才团队“聚集区”、技术成果供给“活水源”、服务企业创新“专业队”、培育新兴产业“孵化器”。
着力推进大院大所改革发展,今年,市政府2号文出台了推动科研院所市场化产业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围绕章程化、公司化等改制方向,从成果转化、人才待遇、资金补助等方面提出5条扶持措施。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改制一年,便在科研质量、成本控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市场效益翻一番,成为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典型案例。
着力促进大院大所提质增效,今年,我市开展6家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财政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常态化组织开展大院大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推进技术成果落地产业化,推动科研院所服务企业782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84项,与企业合作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24项。
在创新资源中,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
这些年,我市深化落实人才“港湾计划”、“涌泉”行动,不断健全科技人才引育用体系。今年以来,大力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开展第七批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征集、评选工作,计划引进人才团队20个;开展大院大所、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工作,自主认定700余名市级高层次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科研,立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45项,资助经费1050万元,其中首次专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科研项目14项。
创新服务有“温度”
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圈
致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泉州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不断提升创新服务“温度”,让企业更敢创新,也更容易创新。
9月11日,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科技特派员王平江前往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过程中,王平江亲自示范如何利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结构件进行精确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拟分析,帮助企业技术人员深入了解结构件性能优化的关键点,为后续的设计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这是泉州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动缩影。去年以来,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产业转型,泉州通过创新选派方式、强化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环境等措施,在全省率先实行正向激励、开展科技特派员量化考核等,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累计选认省、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5508名,组建法人(团队)科技特派员663个,实现创业和技术服务行政村、三产全覆盖。
在工作中,泉州采取“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因地制宜选派科技特派员,让供需对接更加精准,先后征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农户、其他经济体对接需求达5175条。
为打造有“温度”的创新创造环境,泉州还不断改革科研项目组织形式,启动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研专项试点工作,把征集到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张榜出来,坚持谁有本事谁揭榜,不设门槛、充分赋权、限时攻关。
2023年起,泉州突破允许市外单位参与“揭榜挂帅”,初步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院校解题、市场阅卷”的科技攻关创新生态。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组织省、市“揭榜挂帅”36项,总投资约2.8亿元,获省、市两级财政资金支持9160万元。
“揭榜挂帅”机制在推动研发成果产业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如安踏提出的“3D打印运动鞋底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需求,由中科院福建物构所联合泉州师院、国锐中科光电、福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揭榜攻关,项目在短时间内突破外国的技术封锁,获得的光固化3D弹性体的部分性能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不仅如此,我市还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质效,从推行科技创新券、奖励补助、加计扣除、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力度;不断深化科技工作“放管服”改革,4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