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1月08日

泉州开发区:科创蓄势 赋能高质量发展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运动鞋生产车间

泉州开发区上海科创孵化园

泉州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咨询服务窗口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中试基地

核心提示

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泉州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创新企业群体,深化产学研对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效能,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释放科技创新引擎动能,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赋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洪国钦/文

泉州开发区科经局/图

平台搭建

建设长三角“创新飞地”

近年来,泉州开发区致力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赋能,涌现了天地星、三星、艺达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特步、华数、太平洋等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智能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大院大所,“政研企金携手,成果提速转化”的良好科创生态正在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创新平台搭建的触角,早已跨越山海。为积极探索拓展开发区产业发展新的载体,吸引优质科创项目向开发区和泉州集聚,增强开发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开发区在创新资源较为集中的上海建设“创新飞地”——泉州开发区上海科创孵化园。基于上海丰富的科创资源优势,围绕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为开发区及泉州市优质企业在上海提供异地研发、科创人才、共享平台、资源对接等支撑,助力企业吸纳上海科创资源提升整体科研力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泉州开发区上海科创孵化园由开发区管委会为主建设,采取“政府支持、国企承建、专业运营”的模式,与泉州市科学技术局、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市直部门、单位共建。开发区着力将上海科创园打造成为开发区及泉州市在上海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科技项目孵化以及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形成“上海研发孵化,泉州转化落地”的创新发展模式,力争促成10个以上科创项目在开发区落地转化。

成果转化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增超两成

科技研发既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也是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跨越。为了能够尽快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项目,开发区多措并举,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泉州开发区常态化开展“科技企业院所行”系列活动,既组织区内企业研发人员前往在泉大院大所交流学习,又邀请科技企业负责人到区内两家大院大所交流对接,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成果展示和交流对接平台。同时,每季度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企业研发需求征集,定期将企业研发需求向科研院所推送,积极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实现“无缝对接”,打通科技创新、技术孵化与市场需求、产品开发的关节点,进一步促进技术成果推介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要引“外力”,更要练“内功”。开发区通过建立科经、财政、税务等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完善“专业服务常态化、重点行业全覆盖、重点企业一对一”的研发投入辅导机制,对研发投入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指导、“靶向”服务。通过借力专业力量,引进第三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结合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协助企业做好研发投入资金归集工作。

泉州开发区连续两年研发投入保持高位增长,2023年度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8.17亿元,增幅21.6%,增幅排名全市第4,其中,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7.68亿元,比增21.9%;有研发经费企业数85家,增幅34.9%,增幅排名全市第3。

营造环境

推行“三专三提”服务促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泉州开发区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创新推行“三专三提”举措,全面提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今年以来,泉州开发区区内企业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同比增长134%。

组建服务专班,提升登记指导服务。泉州开发区科经局、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7名骨干力量成立服务专班,共同加强对技术合同登记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和惠企政策宣传,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技术合同交易有序开展。

开辟服务专窗,提升登记便利性。首创性地在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咨询服务窗口,公布专用咨询服务电话,随传随到为企业提供现场辅导,大大提高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便利性。

开展服务专题,提升入企服务质效。围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开展专题入企服务,引导企业转变思路,挖掘合同存量,同时针对企业签订合同内容,逐项协助企业筛查符合条件的技术合同,指导企业进行认定登记,全流程做好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增量。

项目带动

举办开发区首届“清濛杯”科创大赛

泉州开发区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出发,积极谋划举办开发区首届“清濛杯”科创大赛,开拓以赛引才、以赛聚智的新模式,深入挖掘产业创新配套要素,吸引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开发区,把“走出去”的合作转化为“引进来”的机遇,加速开发区开放创新步伐。作为开发区首次举办的、面向全国、全市奖金额度最高的科创赛事,目前已征集了近百个科创项目,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预计于明年初举办总决赛,将有力带动一批技术、人才和项目等创新资源落地开发区。

开发区坚持以实施科技项目带动人才发展,建立开发区企业科研项目库,采取“项目+人才+团队”方式借智引才,发挥科技项目带动作用。今年以来,开发区组织特步公司等12家企业申报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21个,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累计获批省、市级科技类项目10个,其中,省级区域发展项目立项2个,省级创新资金项目立项2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立项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资助项目立项1个;2024年市级科技计划备选项目立项1个,2024年市级第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个。

亮点数据

●2023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市排名第一

●2023年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市排名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82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

●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市排名第3

●2023年度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8.17亿元,增幅21.6%,增幅排名全市第4,其中,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7.68亿元,比增21.9%;有研发经费企业数85家,增幅34.9%,增幅排名全市第3

●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3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

●省级技术转移机构4家

优秀案例

重点产业链创新优秀案例

开发区优化产业生态推动运动鞋产业发展

泉州开发区以其纺织鞋服产业链为依托,重点发展运动鞋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支。2023年,运动鞋产业实现规上产值超百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6%,拥有39家规上企业,其中11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

开发区通过科学规划和精选赛道,提升产业引力,优化产业生态,推动运动鞋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内链主企业如特步年营业收入居全国运动品牌第三。开发区通过集聚科研平台,增强科创实力,引进大院大所,优化科研创新配套,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要素支撑。

开发区还通过多维配套,增进发展推力,打造空间载体,设立产业基金,实施一批建设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立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扩大产业人才协同合作,推进产业技术协同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未来,泉州开发区将继续围绕品牌运营和智能制造,持续优化升级运动鞋产业链,从品牌集聚效应,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

海丝埃睿迪创新建设“水务大脑”

海丝埃睿迪于2020年4月成立,是泉州水务集团智慧水务板块和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瞪羚”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具备十余项资质和近百项自主知识产权,依托自主研发的敏捷化数字孪生平台和水务大脑,形成软硬一体全栈技术能力,从数字孪生、AI、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到自控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够提供一揽子整体服务,通过大量项目案例,构建出数字孪生流域水环境管控平台、智慧排水一张图、分散式污水大脑等系列数字产品。

公司主打产品“水务大脑”成功将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入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节水“六位一体”水务产业链,赋能水务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泉州环保水务现代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入选住建部“2023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列入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中试孵化基地

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科技成果获推广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主要围绕智能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中试孵化基地。

研究院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建设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化中试基地,重点打造基于多传器信息融合的智能装备的测试与验证。

研究院目前已获批了20余个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了以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研发队伍,现有人员8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82%,硕士以上及中高级职称占比50%,博士学位占比20%,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占比约35%,科研团队先后为400余家企业提供了技术和咨询服务,承担各级产学研项目350余项,累计授权知识产权411项,为地方培养智能制造专业人才10000余人次;完成的部分科技成果,已在80余家企业得到产业化应用,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元。

研发机构(市级)

成立首家全市性工业设计产业联盟

泉州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创新研究院坚持立足泉州、面向福建的服务定位,聚焦省市民营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泉州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开展工业设计、人工智能等科研服务,是全方位、开放式的高水平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建立了以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领衔的高水平科研管理团队,累计入选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共30人次;获批省、市级院士工作站,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单位、柔性引才试点单位。

在市科技、工信部门共同支持下,牵头发起成立首家全市性的工业设计产业联盟——泉州市工业设计创新联盟;承担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开展院企产学研项目近80项,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达2067.6万元;申请自主知识产权100余项,已授权专利85项,取得软件著作4项,商标注册3项。

--> 2024-11-08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8046.html 1 泉州开发区:科创蓄势 赋能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