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1月08日

第25个中国记者节特别策划

一直在路上

三人行 有我师

(CFP 图)

不负热爱 奔赴山海

□吴宗宝(泉州晚报社时政要闻部记者)

“如果有机会做新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你会选择哪一个?”这道来源于2015年的面试题,至今依然影响着我,成为从事时政记者工作十年来的一道必答题。

谈起时政记者,亲朋好友的第一印象是参加重大会议、报道重磅新闻等。事实上,整日奔波、笔耕不辍、如履薄冰是常态。比如,时不时来一篇综述,经常有重大紧急突发任务,成为熬夜加班的常驻选手……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假期还是节日,每一次时政大事当前,都要冲锋陷阵、披星戴月,以最快速度将最新政策、重磅资讯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千家万户。

“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时政记者的必备素养,作为党员记者更是如此。近年来,我克服困难,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比如,连续8年策划报道“海丝泉州·人才港湾”品牌专栏,特别是2023年首届泉州“人才节”,在不到一个月时间,独立完成1个特刊共8个版的报道任务;连续2年负责执行“担当者”专栏,累计报道全市168名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连续2年策划“泉”就业品牌专栏,奔赴省外、深入基层采写30多篇稳岗留工的深度报道,彰显就业政策“泉州温度”……

从事时政新闻,另一个挑战就是“转型”。随着智能移动端的飞速发展,读者已不满足仅靠报纸文字获取新闻资讯,而是要把文字、图片、视频等“搬到”移动端,“沉浸式”视听享受。记者转型,势在必行!

转型,怎么转?这些年,报社通过多种方式激励纸媒记者转型。多拍图片、短视频,及时与新媒体对接发稿,以最快速度“抢头条”“抢流量”,成为我新闻路上的“必修课”。为提升报道质量,我还购买了专业单反设备及无人航拍器,从“零”学起,不断尝试拍图片、做短视频,努力成为“全能型记者”。

深入基层,我走进乡村田野、企业车间、项目一线,记录基层党员干部人才的奋斗故事;千里奔赴,到北京、昌吉、成都、昆明、贵州、杭州、金华等,记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文化润疆……一篇篇图文并茂、阅读量突破“10万+”的时政报道,一条条点赞数越来越高的短视频,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蓦然回首,十年已过。这一道题,我逐渐找到了答案——不论身处哪个平台,都要勇立潮头、主动求变,不负热爱、奔赴山海,持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浓墨重彩讲好泉州故事!

记者,记着

□张晓明(泉州晚报社社会新闻部记者)

记者,记着,一记就是14载。14年来,我坚守在社会新闻一线,用双脚丈量时代发展,将镜头和笔触对准群众,将信念和情怀融入字里行间。又一年记者节,不由生发出几多感慨。

在外人眼中,新闻工作者这份职业,观美景、见世面,风光亮丽、意气风发,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白加黑”“五加二”,挑灯夜战是工作常态。遇到突发新闻,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必须闻讯而动,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

去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在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为有历史记录以来登陆泉州的最强台风。风雨在哪里,媒体人就在哪里。当天一早,我和摄影记者作为第一组追风记者出发。一路风雨交加,行道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面对积水路段车子不得不拐来拐去,转得人犯晕。几经波折,我们第一时间在最前线对台风影响情况进行发布,一行人的衣服早已湿透。

既然在一线那么辛苦,为何还那么执着?“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在我看来,记者,既然被誉为“无冕之王”,担当了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员,自然该付出些什么、承担些什么。这份职业,没有热爱,留不下来。

遥记2011年11月,我刚入职2个月,上班路上看到市区首条彩色沥青路被喷上了数百个“办证”号码。究竟是谁如此大胆给市容“抹黑”?号码背后究竟隐藏什么样的内幕?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根据彩色沥青路面上的“办证”号码循线追踪,进行多方暗访后,将充分的证据提供给警方,相关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

没错,“记者”之所以叫“记者”,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责任是守望和记录。当我走在干净整洁的中山路时,回想10年前做过的“钟楼周边摆摊占道油污遍地”的舆论监督报道。十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切身感受并及时报道着我们身处的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变化;作为一位市民,我们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收获一份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传播路径、新闻形式如何变化,“内容为王”永不过时,记者的底色仍是坚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我们新闻人不变的信念和追求。尽管记者这份职业很辛苦,但我会一如既往地为此“痴狂”。

与城市一同生长

□郑慧雅(泉州晚报社融媒编辑一部视频记者)

今年5月的一天,在与百岁卖花阿婆曾毛治交谈时,当阿婆那一声“婴啊”自然吐出,我突然想起自己的奶奶。自她过世,很久没听到这般亲昵的呼唤了。而这期《百岁阿婆 一路生花》的母亲节特别献礼视频发布后,很多闽南人也被这声“婴啊”击中,在评论中说起自己的母亲、奶奶、外婆,说起她们也像曾阿婆一样,有着闽南妇女的勤劳能干,守护着自己的“婴啊”成长。

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我在采访中无数次走过西街,却是通过记录卖花阿婆的故事,第一次感觉自己与西街有了实实在在的连系,那沉淀在喧嚣之下的西街真实生活,是如此亲切动人。而真实的泉州给予我的震撼,还不止于此。

在做一个主题宣传系列报道时,我有幸走访了泉州周边县市的多个明星村:在晋江金井南江村,我看到了媲美网红打卡点的绝美海岸线,点缀在碧海银滩间的鲍鱼养殖场,以及产出的入选国宴的黄金鲍;从泉州市区驱车近3个小时,到达永春深山中拔地而起的“乡村人才库”美岭中学,聆听美岭人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故事;漫步在德化南斗村,才发现很多人向往的“小桥流水人家”其实就在身边……这些亲身感受到的生态之美、现代之韵,让我触摸到了真实而饱满的乡村振兴硕果。

当我从辛苦的拍摄和绞尽脑汁的写稿中暂时解脱出来,猛然发现自己对这座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有了更为深切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更明白“记者”二字所蕴含的力量。这份“力量”的展现,不再局限于平面的文字和图片展示,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多元化要求,我们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边界,手中的装备从笔、相机到摄像机、无人机,从单一文字工作者转变成会采、会写、会拍、会剪的多面手。

如今,再次漫步于西街的石板路上,或是站在山巅眺望那片熟悉的土地,我知道,我已不再是那个匆匆走过的旁观者,而成为泉州故事的一部分,一个用镜头和笔触,与世界分享这座古城魅力与活力的讲述者。这份职业赋予我的,不仅仅是记录的权利,也是参与的荣耀,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坚定地走在探索与表达的道路上,与泉州,与这个时代,共同生长。

约 稿

《清源》副刊“五味斋”生活随笔版面主打专栏“三言堂”,每期刊发三位嘉宾就同一个话题拟写的小杂文,每篇六百字左右。要求题目自拟,轻松可读,观点鲜明,切忌空发议论。来稿请附生活照和个人简介。

下期话题预告:年终策划——时光里的回响

从春日的花开到冬日的叶落,又是一年将逝。时光的回响里,有太多难忘瞬间,或是成功的喜悦欢笑,或是挫折后的再接再厉,或是平凡日子里的简单幸福。诚邀您共话这一年,将时光的回响编织成关于成长、感悟与梦想的年终篇章,以文字记录不凡,以情怀温暖岁末。

投稿邮箱:qingyuan@qzwb.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三言堂”)

截稿日期:11月18日

--> 2024-11-08 第25个中国记者节特别策划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8057.html 1 一直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