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海边小镇,镇里有一条老街,街上住着几位老手艺人,不辍不弃地守护着各种传统手工艺,守护着老街繁华的记忆。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手艺人,他以补鞋为生,在街上一守就是五十余年。岁月悠悠,“朝为青丝暮成雪”,终于老了,头发白了。
“我的照片够多,还有画像”,那天,当我准备拿出手机拍照时,他放下手上的活,抬起头来笑着对我说:“看我这样的形象,还能当网红。”笑谈间,还不忘自我调侃一下。听他这么一说,我仔细看了一下,他一头稀疏白发,鼻梁上架着老花镜,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双手长满老茧,戴着袖套,穿着朴素的灰色上衣,操着工具往凳子上一坐,完完全全像一位具有年代感的老工人形象,又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居大伯,难怪能吸引这么多粉丝,纷纷过来拍照留念、绘画写生。
他坐摊的位置在视野开阔的南街口,属于老街的黄金地段,是顾客上街买卖必经之路,非常显眼。尽管是临时的摊位,随时都有变数,但总比挑着担子满街吆喝,寄人店口要强。这些年来,“补鞋黄”的外号,一下子就叫响开来,同时产生广告效应,吸引顾客。他是这一条老街唯一的一位补鞋匠,也有可能是最后一个,也许不久的将来再也见不着了。
从交谈中获悉,他父亲年轻时就在这一条老街上摆摊修鞋补鞋,依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择一业,守一生,一直坚持到七十岁。子承父业后,一样平平淡淡地过着缝缝补补的日子,日复一日,默默经营着补鞋摊。
补鞋摊上的每一件工具都像是一件艺术品。在这些“艺术品”中,我更专注于那两块似是古玩的折叠凳子,设计挺接地气,美观又实用,四根一样长的木棍打成两个“X”形,一支铁枝从中心点串起来,两个“X”保持一段距离,上头两端中间用木梁固定,横向钉几条扁带连在一起,打开成“X”字形,收起成扁状,张合自如,携带轻便,坐着舒适。
这时,有一位顾客走过来,脱下一只皮鞋,请师傅修复开胶的鞋底。师傅掏出一块垫布,双手一抖铺盖在膝盖上,随即接过客人递过去的皮鞋夹在双腿间,顺手递过去一块凳子让客人坐。随即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刮刀,从开胶处沿着鞋边划了一道缝,然后一手拿着线,一手握着一块蜡夹着线从上往下一滑拉。上完蜡后,左手拿着线,右手执锥子用力扎过鞋底,钩住鞋面的线一拉线就过来,再反手一拉鞋底的线就埋入划开的缝隙里。一扎一钩、一拉一拔,起起落落,三两下就把开胶的鞋底缝合了,一看完美如初。师傅用灵巧的双手赋予鞋子第二次生命,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
“师傅你好手艺”,看了师傅稔熟的技术,我发出由衷的赞美。“不用技术,熟能生巧”,听了我的夸奖,他谦虚地回了一句。如今机械化普及,修鞋匠的精湛手艺越发显得珍贵。
虽然补鞋的生意冷淡了,他也老了,可是每天照常出摊收摊,看起来他还是不愿撂下担子,不愿离开老街,心系老街,心系着新老顾客。当来生意时,就埋头专心做手工,没活干时,就愣愣地坐着,神态安详,远远望去犹如一尊人物雕塑,妥妥的街头行为艺术真人秀。
老街补鞋摊上,一位始终如一的“守艺人”,一道悄然走红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