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山古地,实为大潘山、小潘山二山之统称,俗称“大小潘山连”。潘山地处泉州古城西门外,横亘于温陵古城与南安丰州城之间,头枕清源山,面朝紫帽山,西牵翠屏山、葵山,南饮晋江(黄龙江段)之水,自古以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民间称其形胜尽得“山川拱月”之势。潘山聚成村落,历史悠久,且数次更名。唐时初名“潘山”,据传与唐代潘节将军有关,而后称“潘山村”,之后属南安“唐安乡修文里”;唐末五代时期,潘山因置“招贤院”,民称“招贤里”;宋时,属唐安乡昭文里,别名“潘山市”。明清时期,属南安县三都潘山铺。1984年改为北峰乡招贤村,村委会驻地在潘山。如今,大潘山和潘山村已划入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贤社区范围,小潘山则在北峰街道招丰社区溪墘一带。
据泉州市文博研究员陈鹏鹏介绍,历史上的潘山古市集闻名于世,这里曾因商贸繁荣,车马辐辏,久集成市。民国《南安县志·卷之二》载:“大小潘山在县东南七八里,属三都,负大溪北岸,民居辏集。有潘山市,上有陈元光庙、陈洪进祠。宋时都巡寨在焉。”
潘山文史学者潘文忠、潘文国介绍,潘山在历史上之所以繁华,首先是得益于其便利的交通,据《泉州府志》载“潘山有潘山港,云泮桥”,唐宋时这里即古道纵横,是连接温陵古城与丰州城的必经之路。潘山道上曾有云泮桥、三板桥、招贤桥、佳池桥等桥梁,方便车旅商队越溪跨渠,沿道亦有见龙亭、栖凤亭、招贤亭、送客亭、潘山驿、招贤驿等可供憩息之所。水运也很发达,古时潘山西部黄龙渡口一带设有溪墘山泉漳都巡检寨,商船在寨前往来穿梭不绝。陆地交通、港口水运的便捷,导致潘山成为泉南日用品、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交汇、贸易的集散地之一。
其次,潘山人口多,古井多,街巷完备。光潘山古街一带即有甘露井、招贤井、宫下井、王公井、市忠井、后宅井、镇尾井、榉头井等民生古井。放眼古街,移步换景,有石狮巷、朴宅巷、广元巷、庄厝巷、后宅巷、后巷等,巷内迄今藏存不少明清建筑,足以窥见古时地方人口的稠密程度。旧时潘山古街店铺林立,有茶楼、酒馆、肉铺、当铺、饮食、书画、日常用品、作坊等,货物琳琅满目。
另外,寺观、庙宇林立,也是潘山古市集得以长期繁华的原因之一。潘山境内古有白云庙(俗称天公观,今称元妙观)、潘山泉郡威惠庙、潘山昭德庙,以及多个境主公庙等,民多往祭,香火鼎盛。于是,这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把潘山街硬是挤成了热闹非凡的市集。明代左侍郎丁启濬亦曾作《大小潘山》诗曰:“非关谋选胜,暂此息尘劳。轩槛临流险,烟云送目高。网悬闲夕市,帆挂急春涛。小饮江天暮,归途首重搔。”足见在明代,潘山是旅人、商船汇聚之处。而这潘山市集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很出名,号称“潘山小香港”。
潘山古市集的繁华还与一地文脉绵延息息相关。唐末五代,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延彬父子在潘山一隅设泉州招贤院,招贤纳士,吸引了包括李洵、韩偓、王涤、崔道融、王标、夏侯淑、王拯、黄滔、徐寅、翁承赞等在内的大批名贤来投,文风乍兴。宋元时期,吕璹、释大圭等游经此地,吟咏成篇,佳联传世。有明一代,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潘山之西南安孔庙魁星楼前焚青衣,弃笔从戎,后于潘山招贤桥招兵买马。潘山人潘庚章、潘伯亮等投入郑氏旗下,一时风云激荡。近代高僧弘一大师1933年与广洽上人等途经潘山,在古道旁发现“唐学士韩偓墓道”碑。弘一大师伏碑痛哭,后又于1935年偕广洽上人到该碑前留影。先贤驻足,潘山增辉。有华彩名章,有文士清梦,有高僧泪影,亦有天地壮气、英杰豪风,梦回潘山,管窥历史风貌,期待这份独特历史记忆受到关注与重视,并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融媒体记者 吴拏云 文/图
(相关报道见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