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源于好分工”,这是今年秋茶季安溪县涉茶部门总结出的经验。目前,安溪茶叶采制专业分工更趋细化,形成茶叶采摘、茶叶集中初制、茶叶拣梗等专业化服务队伍。
这些队伍多以茶叶初制集中加工点、茶叶专业合作社或茶业公司为依托,推动了安溪茶产业朝着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文 受访者/供图
师傅出手 好茶不愁
茶叶初制是茶叶采制专业化中最核心的环节。
秋茶季,安溪湖上乡的双旅茶业通过集中加工,让制茶过程更加专业,为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据安溪铁观音名匠、双旅茶业有关负责人陈繁荣介绍,在茶季期间,采摘后的茶青被迅速集中起来,统一送往位于湖上乡的茶叶加工厂。这座加工厂的前身是一所闲置的小学,双旅茶业将其盘下并改造成为茶叶加工基地。其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宽敞的空间为茶叶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安溪铁观音大师刘协宗,以及安溪铁观音名匠陈宁石、陈清龙、刘协明、陈繁荣等纷纷来到现场,为茶农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从茶青的摊青环节开始,就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在摇青过程中,根据茶青的状态精准调整摇青的力度、时间和频率,确保茶叶能够充分发酵,激发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杀青环节更是关键,他们指导工人精准控制火候和时间,锁住茶叶的鲜度和营养成分。揉捻时,他们亲自示范,让茶叶形成的外形更美观。
对于茶农而言,这种集中加工模式带来了诸多好处。他们不再需要为茶叶的加工技术发愁,能够有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在安溪铁观音大师和名匠的指导下,茶农们的制茶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今后的茶叶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集中加工不仅能够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便于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通过整合资源,茶企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而且,与茶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有助于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安溪,除了双旅茶业,众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业公司纷纷采用集中加工模式,推动茶产业专业化。比如,茶季期间,虎邱罗岩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农们将茶青统一送往合作社的加工点。在这里,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为茶农们提供专业且统一的制作指导。合作社还为茶农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支持。茶叶机械免费供茶农使用,极大地减轻了茶农的设备购置负担。场地费和电费均由合作社承担,解决了茶农在加工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以往,茶农们因自身技术局限以及家庭场地条件不佳等因素,制作出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如今,在合作社的集中加工模式下,这些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茶农们不仅能制作出品质更好的茶叶,还能在交流和共同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制茶技术。
耕作有道 拣梗专业
茶叶采制专业化还体现在茶园管理和茶叶拣梗等方面。
在安溪茶园管理中有句俗话:“耕作,耕作,有耕才有作”,如果没有合理、适当的耕作管理,茶园鲜叶品质将会逐年下降,成品茶冲泡时会出现“粗、麻、涩”等问题,品质很难达到上乘。只有适当合理的耕作,才能提高鲜叶品质,大幅度提升成品茶的品质。
近日,在安溪县感德镇感德品苑的茶叶基地里,记者看到安溪县技能大师吴堃东与茶农们交流茶园管理经验。吴堃东说,树冠调整修剪管理和土壤耕作管理,是提升鲜叶质量水平的基础。安溪县生态茶园管理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安溪广泛分布着火山岩、片麻岩、石英石等风化形成的土壤,富含大量微量元素。茶园管理的土壤耕作,是为了让茶园土壤松软,透气性好,渗透性强。为此要刨掉、刨断茶树部分旧根系,使其长出新根系,为铁观音的鲜叶品质打好基础。同时对茶树树冠进行调整,修剪掉多余的“鸡爪枝”及病枝、弱枝,并将它们翻耕进土壤中,与有机肥一同发酵,使其产生对茶树生长有益的物质,提高生态茶园肥力,达到通风性好、土壤透气性高的目标。
“这样的茶园产出的茶青,能提高茶叶中的内含物,提升成品茶品质,茶叶在冲泡过程中香气能更为明显、滋味鲜爽绽放,茶汤内含物高,滋味醇厚,甜味感强。”吴堃东表示,“原来的管理模式下,假设茶园单产只有50公斤,现在的模式下,便能增加到85公斤,产量增加了,品质好,价格也能升高。”
据了解,该基地每户茶农每年都有十多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的收入,越来越多的茶农想加入。“对有加入意向的茶农,我们都会先去看看他们茶园的生态、位置、土壤,如果都合格了,还要带他们参观我们的示范茶园,要求他们对标改造。”
拣梗也呈现专业化趋势。秋茶期间,记者在安溪铁观音主产区感德了解到,感德有专门的拣梗队伍。一斤品质上乘的铁观音净茶,拣梗成本为150元,此价格与高档毛茶几近持平。这背后凸显出拣梗工作对茶叶品质的关键影响。感德金牌茶师傅陈志鹏介绍说,拣梗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关乎茶叶品质。技术欠佳的拣茶工会误将优质茶叶拣除,却留下品质不佳的部分,给茶农和茶商造成经济损失。而像陈志鹏这样的茶叶批发商,当客户购买毛茶后,他们能够协助客户对接拣梗工,确保茶叶经过专业拣梗后以净茶形式交付到客户手中。这一服务有效解决了部分茶商面临的拣梗工难寻的棘手问题,实现了产业上下游的顺畅衔接。
在安溪县城,冠和名茶和华源茶业等企业均拥有稳定的拣梗工队伍。每至茶季,这些拣梗工便忙碌起来,持续数月深入茶叶企业开展拣梗工作。安溪茶都同样活跃着一批专业拣梗工。泉州茶商余明辉告诉记者,这些拣梗工主要承接外地收购商的业务,外地收购商白天在茶山收购毛茶,夜晚便将毛茶交予拣梗工。经过数日的精细拣梗,收购商最终带着高品质的净茶而归。
据了解,茶叶采制的专业化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茶叶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安溪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茶农和企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