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青年养老院”这一新兴体验在多个城市走红。有人认为,“青年”与“养老”的搭配本身就有点“遁世躺平”的意味,纯属营销噱头不值得提倡,但也有人认为,“青年养老院”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经济,有助于释放压力,从营销视角出发,也丰富了传统民宿业态。对此您怎么看?
青春奋进 拒绝躺平
@蜀中闲人:“青年养老院”不应被提倡。青春正当时,在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人应该充满活力与斗志,努力提升自己,为实现梦想而拼搏,去迎接挑战,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而不是过早地陷入“养老”状态,寻求短暂的安逸。此举看似能释放压力,但容易让青年人滋生逃避现实、消极躺平的心态。这种体验只是营销噱头,却可能误导青年人放弃奋斗,浪费大好青春时光。
@豫-张全林:“青年养老院”只不过是借个说法包装民宿,吸人眼球而已。很多青年人住进去,或为放松,或为社交,或为职业,也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想法,在这里休憩心灵、发呆放松。但其实质就是民宿的花样翻新,为的是引流揽客。虽然眼下在网上被捧得很热,但并非多多益善,切忌盲目跟风。
@鹿台一卒:青年代表着朝气与活力,应是拼搏奋进、追逐梦想之时。而养老通常意味着安享晚年,趋于闲适平淡,二者搭配确有“遁世躺平”之嫌。青年阶段本应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挥洒汗水,若过早沉浸于类似的悠闲生活、消磨斗志,实非社会发展之幸。一个营销噱头看似无关紧要,但负能量的长期累积,对青年人的成长害莫大焉。青年人莫让这类看似新奇实则无益的潮流带偏了方向,贻误青春大好时光。
看似躺平 实为蓄力
@范华平:“青年养老院”是消费者与商家的“双向奔赴”。当下,社会节奏快,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亟需一个释放压力、放空自我的地方。部分商家抓住机遇,依托“青年养老院”为青年人提供精神寄托的场所,可谓是“双向奔赴”。这与部分青年到寺院做义工,治愈精神内耗,有异曲同工之妙。
@横江渡人:莫给人生定常态,生活都随时代改。喜新厌旧自古是,新陈代谢时常来。东西并蓄求生存,中外掺杂因时代。青年养老流水势,营销经济必然在。只要不是躺平意,任由岁月该不该。
@流年拾忆:“青年养老院”是新型消费场景。当前青年人生活压力大、身心疲惫,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给青年人适当的放松机会,能够让其更好地进行调整,从而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青年养老院”回应了社会关切,是传统民宿经营方式的创新,应该接受市场的检验。当前各地都在讨论如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青年养老院”的出现,也未尝不是对此的回应。
理性看待 多元包容
@紫水晶:“青年养老院”就是为青年人提供情感释放的出口。当今社会节奏快,各种内卷不断,青年人压力很大。这时倘若找个类似世外桃源之所短暂躺平,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不必对其过度标签化。当然这样的躺平只能作为暂时放松,切不可一躺不起、彻底沉沦,提前进入养老模式。社会大众也应给予他们更多包容理解,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缓解身心焦虑,共同营造适合他们成长的宽松环境。
@中言利尔:现代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应以发展的视角来冷静看待“青年养老院”。一方面,现代生活高强度快节奏,许多青年人压力大,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地放松一下紧张疲惫的身心,有助于养精蓄锐,更好应对工作;另一方面,乡村民宿大多呈千人一面的固有模式,而“青年养老院”丰富了其求新求变的业态,也有益于自身脱颖而出,多样化地创新发展。为此,我们不妨以包容的态度乐观看待。
@河北白帆:如今青年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大,“青年养老院”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矛盾,让他们在短暂休整后,放松身心、精神饱满地重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激情,成为人生路上的“加油站”。对此,要以多元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应从关心青年心理健康的高度把这件事做好,为青年人创造更加温馨的成长环境。
下期话题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的张先生在申请导盲犬时遇到障碍,小区居委会表示,申请导盲犬要获得所在楼栋邻居100%同意。但当地残联回应称,导盲犬申请换证,现有草案里没有要求100%同意,只写了需得到邻居的支持。对此您怎么看?下期茶座,邀您聊聊“导盲犬进楼该不该有门槛”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