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1月20日

一方土灶

□林美聪

(CFP 图)

土灶,是过去闽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必备的一种炊具,可称得上是“镇家之宝”。它们大多是用砖加泥巴砌成,高约一米二左右,由灶口、灶膛、灶台、灶体、烟囱五个部分组成,样子有点憨憨的,却承担着制作一家老少一日三餐的重任。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无论生活多么贫苦,只要厝里有一方土灶,看见灶上热气腾腾,日子就觉得有盼头。那时的土灶,总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慰藉。

过去在家中负责掌勺的闽南主妇们被称为“锅边转”,她们总在土灶前不停忙碌,为一家人准备三餐,这也是我母亲的日常写照。老家厨房里的那个土灶,是母亲一生未离开的舞台,那里烹出的可口饭菜,也成了我们姐弟最爱的食物。

但是记忆里最令人垂涎的,还是母亲用土灶做地瓜饼时加的那块肥肉。在那个鲜少能吃到大鱼大肉的年代,一块不大的肥肉总会被母亲“物尽其用”。她通常是先把这块肥肉放在铁锅里擦一圈,把干燥的锅边润一润,之后取出肥肉,再往锅里倒地瓜粉浆做饼。等锅中的猪油被地瓜饼完全吸收,母亲就继续拿肥肉抹锅。反复多次后,肉也煮熟了,表面变得焦黄,香味四溢,让人恨不得咬一口尝尝味道。直到这块“擦锅肉”实在发挥不了作用,母亲才把它切片,与一些剩菜炖成大杂烩,给我们这些孩子打牙祭。那时谁能多吃一块“擦锅肉”,心里肯定美得比中奖还开心。当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母亲就像一位魔术师,总可以为正在长身体的我们,从土灶这个“魔盒”中变出锅巴、饺子、地瓜羹、南瓜饼等好吃的食物。

帮大人烧柴,是过去农家孩子们都会的一项生活技能。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坐在土灶边帮忙,因为只要一烧柴,准有美食可尝。一闻到锅里飘出的饭菜香,听见风箱推拉时响起的吧嗒声,就觉得生活有滋有味,充满了烟火气。

随着时代发展,土灶逐渐被燃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厨具取代。不过即使家里添置了新厨具,母亲依然喜欢用土灶烧饭。父亲有时笑话她跟不上时代,她却说:“柴火烧出来的饭菜才香。”

那方朴实的土灶就像守在老家的母亲,如今早就成了孩子们心中热闹又温馨的避风港。每次听说我要回来,母亲就会提前杀鸡宰鸭,等一家人到齐,便开始洗锅、烧柴、热锅。我也仍像过去一样,跟着坐在土灶边,一边看母亲做菜,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不时还能听到母亲提醒说:“再翻翻柴,让火大一点。”有时邻居经过,透过厨房的窗户瞄一眼,瞧见母亲又用土灶烧饭,准会夸奖土灶做的饭就是香,母亲一听这话,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家里的厨房要装修改造,实在容不下那方土灶,加上母亲年纪大了,挑柴劈柴愈发费劲。可父亲劝说了许久,母亲仍执意要留土灶,无奈之下,父亲只得在厨房外搭一个棚子安置它。

如今,虽然传统的柴火灶已不常见,但是许多闽南人对它的感情一直没变。因为那一方土灶曾寄托着一户户人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想,这或许就是母亲执意要保留下这口老物件的原因吧。

--> 2024-11-20 □林美聪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09764.html 1 一方土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