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痣,绝大多数痣都能与人和平相处。但有些痣有恶变的可能,出现变化的痣需谨慎对待。
色素痣,俗称“痦子”,是由皮肤内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形成的良性色素病变,它们外观各异,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可能是扁平状、颗粒状、疣状或突起状等,颜色可能是棕色、黑色、蓝色,甚至无色。几乎每个人的皮肤上都能找到黑痣,平均每人有15—20颗。
黑痣可能是先天存在的,也可能是后天由于紫外线照射、激素变化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大多数黑痣生长缓慢且相对稳定,恶变的风险较低,但在某些情况下,黑痣可能因反复摩擦或刺激而发生恶变,形成恶性黑色素瘤,这是一种恶性的皮肤癌,病程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福医大附一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单秀英提醒,以下情况提示黑痣可能存在恶变的风险,应及时就医,必要时予以切除。
短期内突然增大:黑痣的面积明显扩大或出现淡蓝色调的颜色变化。
边缘模糊不清:黑痣原本清晰的边缘变得不规则,或一侧清晰一侧模糊,且颜色变得不均匀。
表面变化:痣表面由光滑变得粗糙,出现脱毛、糜烂、渗液、出血等异常现象。
卫星样痣:一个黑痣周围突然出现多个小黑点,需高度警惕恶变的可能。
自觉症状:通常黑痣是无痛的,但如果某颗痣突然出现痒痛等自觉症状,应及时检查。
此外,反复摩擦部位的黑痣,如手掌、足底、腰部、腋窝等位置的黑痣,易受到衣物摩擦刺激,或者因日常活动受到摩擦,都可能出现恶变。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