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横流、电梯停用、道路坑洼……65岁的业主陈汝琼仍记得,几年前,自己居住的小区有多么糟心。位于南安柳城街道金街社区的柳南小区是南安市最早的安置房小区之一,于2005年整村拆建,至今已近20年,长期以来无业委会,物业公司也无法融入。4年前,眼看小区连基本运转都十分困难,街道、社区牵头成立小区党支部,而抱着“自己的家,我们自己管”的信念,2名社区居委会离任干部自告奋勇,组建业委会,成立一支由6名老党员、热心居民组成的“老管家”队伍。他们成为小区的泥水工、水电工、污水管疏通工,24小时为居民排忧解难,且不收取1分钱的物业费。4年来,在“老管家”的用心管理服务下,不仅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也从“糟心”变“舒心”。□融媒体记者 陈灵 通讯员 李燕婷 文/图
破糟心困境:
“银发先锋”各显神通
节约成本50万元
近日,记者来到柳南小区时,可见小区内的汽车有序停放在划线停车位里;未见垃圾桶,地面也干净整洁;几位老人坐着惬意地聊天,小朋友则在儿童游乐区欢快地玩耍。住D2栋的陈汝琼说:“你能想象吗,以前因为管道堵塞,污水漫出来一大片,恶臭!那时没有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大家怨声载道。”
记者了解到,2005年该地区共拆迁16万平方米,建成柳南小区29幢安置房,常住5000多人。由于各方原因,物业公司难以维持而退出小区。随着基础设施的老化和破损,道路坑洼、电梯故障、污水横流、车辆乱停、杂物乱堆、水管堵塞等乱象层出不穷。
为了破此困境,街道和社区按照“把支部直接建在小区”的工作思路,坚持强化党建引领,设立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和小区党支部,由原社区主干担任支部书记,“自己的家,我们自己管!”
2019年,原金街社区主任陈维回、副书记陈文培以及几位老党员、热心业主等“银发先锋”自告奋勇组建业委会,成立自有的物业管理组织,打造“老管家”队伍。老党员、业委会监事长陈文培介绍,6名“老管家”中有3名党员,平均年龄62岁。大家也都生活在这里,对家乡和乡亲有很深的感情。为了共同的家园,大家劲往一处使,结合能力各司其职。如69岁的业委会主任陈维回擅长调解矛盾纠纷,还成立柳南小区调解室;75岁的老党员陈文举是年龄最大的一个,负责水电技术支持和财务工作;62岁的老党员陈清海负责水电等设施设备维修工作;退休教师陈加财负责办公室、财务,及时将业务情况向业主公布……他们身兼修理工、水电工、财务等多职,节约人工成本约50万元。
聚齐心之力:
抢修故障不分昼夜
开源节流造“生金池”
队伍成立起来了,“老管家”们决心不收取居民物业费,可维持小区正常运转四处都需要钱,怎么办?陈文培说,他们收回原本业主占用来种菜的空地,建设室内外停车场,每月按车位收取服务管理费,并盘活公共场地收取租金,每年小区新增公共收益约100万元,不仅治理了停车乱象,还打造了“生金池”。
这笔钱,“老管家”们一分一毫都用在刀刃上。在业委会的小仓库,记者看到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以及空压机、水泵电机、电线、灯泡等设备和配件。“以前从外面请工人来修,既无法及时处理,工费和材料费也高。”陈清海说,业委会成立后,他和陈晋升为主负责这块工作,既省下了工费,配件按批发价买也更便宜。
然而,他们却少了休息时间。陈文培说,只要哪里坏了,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他们都立刻到现场。最初那段时间,因作息不规律,陈清海甚至要吃安眠药才能睡着。“看到哪里漏水,我们一个电话,他们随叫随到。”住D2栋的业主陈老伯也感慨道:“他们真的很辛苦,我们都看在了眼里。”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有了资金保障。陈清海说:“都是在为这个‘大家庭’好,辛苦一点值得!”
显舒心成效:
老破小区“逆龄”蜕变
居民自发助力点赞
除了维持小区正常运转,“老管家”们还不断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如在各楼栋室外配套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集中充电设施,解决电线乱拉和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充电难等问题;在各小区路口、电梯安装智能监控70多个,各楼栋投放灭火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艺术、走访慰问等活动,今年重阳节,便给168名老人派发“大红包”。
4年来,这里从以前的“脏乱小区”变成如今资金有保障、管理有秩序的“安居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也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住在A4栋的业主陈丽治对此深有体会:“小区环境变好了,安全系数也更高了,住得很安心、舒心。”居民也以实际行动,配合“老管家”的管理,回馈他们的付出,如小区没有清运垃圾的预算,因此未设置垃圾桶,大家便自觉将垃圾带出小区。
“不管多脏多苦,我们一心想把事情做好。居民从愁眉苦脸到精神焕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陈文培说。一段时间来,通过“以红带银,促银生金”,柳城街道在“抓城建 提品质”专项行动中,积极探索物业党建联建新模式,努力构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