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2月02日

面线糊

□吴莉莉

(CFP 图)

在泉州,问哪家店的面线糊最好吃,就像在重庆探寻最地道的火锅一样,答案总是千差万别。但无论是谁,都会认同一点:泉州的面线糊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是从黎明到深夜、贯穿老少心灵的一份温暖。

新桥边上的一家面线糊店,是一对夫妻开的。店不大,正对着门,是半排贴墙的长桌,门左边是三张两人座的桌子。门右边,就是用玻璃窗围起来的点餐区了。

点什么配料,丰俭由人,就算什么都不加,只要一碗面线糊清汤也行。配料种类繁多,有现炒的猪肝、虾仁、海蛎、蛏子、鱿鱼、醋肉、煎蛋等,还有锅里咕咕冒气泡的卤大肠、卤豆腐、卤鸡蛋——这些食材是越煮味越浓。

另一口大锅,煮面线糊清汤。先用小火将大骨熬出味。螃蟹剔出肉,或者巴浪鱼蒸熟切碎,和虾皮一起倒入大骨汤中,继续熬煮。再将那细如发、白如棉的面线撒入。番薯粉勾芡,绕锅一圈缓缓倒入,丢少许盐,搅拌,顿时香味四起,一锅晶莹剔透、浓稠顺滑的面线糊清汤便大功告成了。

锅边还摆着胡椒粉、葱花、香菜末和泡当归的白酒等调料,篮筐里装着油条和马蹄酥。掌勺的王阿姨,体胖,圆脸,一头卷发。她老公则在旁边帮忙打包,端盘子,收拾桌子。忙不过来时,会持另一根大柄勺子来打面线糊。

顾客来时,她先问:“大碗小碗?”随即用胖手指一翻,一碗在手,再问:“加什么?”手持小铁勺,从一盘盘配料里这里刮一勺,那里勾两块,好似画家往调色盘里蘸不同颜料。若你加的是醋肉,她夹起一块酥脆的醋肉,悬在碗上空,咔嚓咔嚓几下剪成条状掉入碗中。之后换一把长柄大勺子,舀起满满一勺热气腾腾的面线糊清汤,浇在配料碗里,不多不少,正好齐边。她又问:“葱花料酒都加吗?”得到肯定后,当归酒、胡椒粉、葱花、香菜末铺在面线糊上。

鲜甜的味道弥漫开,深吸一口气,不禁满口生津。轻轻舀起一勺面线糊,那丝丝分明、近乎透明的汤汁上漂浮着翠绿的香菜末,这不就是“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学吗?吹两口气,送到唇边,哧溜一下,顿觉浑身一颤,丝滑鲜美的味道直钻肺部。于是一口接着一口往嘴里送,连夸一句的时间也没有,只有不住地摇头,又点头。生怕一停下来,那份鲜就长脚跑了似的。

卤蛋的口感恰到好处,炒猪肝嫩滑美味,醋肉的焦香里多了一份温柔的“外衣”……最好来一根油条,掰一块,浸入面线糊中,那份在油锅里膨胀的骄傲,顿时被面线糊“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成了入口即化的另一番美味。

端起碗,仰头张嘴,最后几滴面线糊比赛般滑入口中。这才心满意足地起身,打个饱嗝,额头渗出细细的一层密汗又何妨,浑身暖暖的,充满了力量,好像自己又有用不完的力气了。

小时候,最盼望课间分点心的时间。每每铃声还没响,我们就能闻到那股清鲜的美味,小馋虫蠢蠢欲动,直往窗外张望。果然,看见两位老师一左一右提一桶面线糊放在教室门口。我们迫不及待端起杯子,围着铁桶。老师打一勺面线糊进杯子里,送一句叮嘱:“小心烫啊,吃了补充能量。”

面线糊是泉州的“古早味”,也是活跃在每个泉州人细胞中的古早记忆。

--> 2024-12-02 □吴莉莉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11823.html 1 面线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