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扫雪缺席次数多于30%,将取消其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近日,辽宁大学《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将扫雪和奖学金挂钩的规定引发热议。(11月26日央广网)
院方工作人员回应称,《细则》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扫雪,锻炼其劳动能力,“没有完成一名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劳动教育,这是不应该的,最基本的(劳动)能力都没有的话,怎么去评奖学金?”该学院一位老师还透露,部分学生缺乏扫雪积极性,老实、听话者参与较多,为改变这一局面,学院才于今年制定《细则》,将扫雪和奖学金挂钩。
对于学生而言,扫雪确是有益的劳动教育。譬如,可以磨砺身心,强化学生的协作能力、集体意识,可以培养他们的公共责任感,但首先要厘清的是,开展劳动教育不只扫雪一种方式。此外,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社区活动、勤工俭学……其他选项也很多。单一地将劳动教育与扫雪“捆绑”,其实是对“劳动教育”概念的窄化。
其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扫雪这种劳动教育形式。无视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都去扫雪,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更容易招致抵触与反感。如此“一刀切”式的劳动教育方式,缺乏个体化、人性化的考虑,也就可能难以获得学生认可,无法达到原本的目的。
还要看到,好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去干体力活,尤其在大学阶段,校方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实现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双赢。可资参考的案例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曾举办“胭脂制作活动”,将传统文化、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相融合,让专业知识成为科学劳动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显然,这样的劳动教育价值更加厚重。
进一步而言,不妨追问的是,这份《细则》是否听取了教师以及学校管理层的意见,是否纳入作为评审对象学生的看法?奖学金的评审分配,说起来也不是小事,它关乎国家资金的使用,关乎人才的激励与培养,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在评审细则的制定,特别是限制性条款的增补上,不宜闭门决策。广纳谏言才能减少问题与疏漏,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办法。面对此一事件引发的争议,涉事学院恐怕需要仔细审视一番,如果确实存在不足也应“有则改之”。其他高校也不宜冷眼旁观,应多一些避免重蹈覆辙的警觉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