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以“提升科学课程质效,营造科学育人环境”为主题的2024年度“强质量、树品牌”小学教育教学开放暨“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展示交流活动在泉州市晋光小学、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石狮市第七实验小学、鲤城区实验小学、南安市第三小学等学校陆续开展。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直播,以校园漫游、科学活动展示、专家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专家点评引领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我市“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有效促进校际融通,努力形成头雁引领、雁阵齐飞、资源共享的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区域内、共同体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
□融媒体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 孙红岩 文/图
动手参与实验
感受科学魅力
动感十足的机器狗舞蹈、紧张刺激的机甲大师射击对抗赛、耐人寻味的稻米文化……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学校与泉州市科技馆的合作,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互动课程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在泉州市晋光小学,市科技馆人工智能分馆、稻米分馆引入本地特色科普资源,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互动课程。孩子们在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过程中,沉浸于科学的世界,热爱科学的种子悄然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市科技馆的辅导员还化身“科学魔法师”,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实验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科学、感受科技魅力的奇妙舞台,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激情。
走进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们则化身小小科学家,通过科普剧展演《mini化学秀》,开启了一段启迪智慧、激发创新的旅程。他们用生动的表演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把有趣的化学实验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揭示科学的奥秘。剧中的角色通过互动、冲突和解决难题,带领现场的师生穿越时空,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学生们在欢笑中理解科学原理,感受科学的无限魅力。
而在石狮市第七实验小学宝岛校区内,3D打印模型、虚拟编程机器人和科技小发明等科学主题实践活动展板与科技作品吸引了师生们好奇的目光。同时,“奔跑吧”小车、“水火箭”发射演示、“空气炮”科学互动等趣味横生的小实验区域,更是将学生们的无限创造力与对科学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彰显了学校在科学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领略到科学的奇妙无穷。
点燃学习热情 推动学科融合
活动期间,我市语文、数学、英语、心理等多个学科教学观摩课程轮番上演,精彩纷呈,教师参与观摩、专家指导点评,全面展示了我市教育的多元面貌。
在泉州师院附属小学,科学团队老师巧妙地将泉州市科技馆的设备及专业师资资源整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点燃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课堂展示活动上,市科技馆的辅导员们走入课堂,与该校老师和联盟校老师共同呈现精彩纷呈的《四两拨千斤——探索滑轮组》《摆的快慢》《探秘身边的植物》等“双师”“5G+连线”的课堂教学。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南安市第三小学,老师借助师生谈话、小组合作的形式,成功整合了英语、语文、天文与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教学,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思维性和综合性。课例展示结束后,老师们进行集体评课,分享各自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思路,并进行了课后反思。接着听课老师针对课堂进行了深入的评课议课,大家各抒己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真正达到了教与研的结合,共同提高的目的。
鲤城区实验小学则携手教育发展共同体的老师们,打造了6节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核心的新课堂样态。活动吸引了100多位教师参与观摩研讨。执教老师注重“科学+”学科融合,让科学教育潜移默化地体现在每一个课堂,为学生打开了全新的科学学习路径。其中,2节“5G+专递课堂”更是搭建了跨时空互动交流平台,构建了校际协同发展、高质联教的新格局。
分享交流,同频共生。本次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共有4个县(市、区)、20余所学校参与展示,开设专题讲座5场次,开放观摩课近50节,辐射省内外城市及13个县(市、区),全程线上线下联动直播,邀请省内外专家、学校现场观摩,累计参与人数近万人。不仅展示学校“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成果,更是见证学校与院、馆等签约合作,激发社会各界对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构建“校、家、馆、院”等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科学教育网络,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
泉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着眼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强化“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深入实践与探索的同时,秉承科学教育理念,守好学校教育主阵地,盘活校内外优质资源,创新科学实践育人模式,不断探索教育教学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促进科学教育走深走实,形成共培、共育、共生、共长、共融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