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徐志斌日前表示,当前企业日益多样化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金融机构应在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软实力”,做到企业“出海”、金融“护航”。
“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面临一些新挑战新问题。”徐志斌在2日举行的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企业拓展国际化经营,需要一批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其保驾护航,特别是离不开本国金融机构的全力支持。
在不少专家看来,当前,我国跨境金融服务供给还存在不少痛点。比如,长周期汇率管理工具结构性供给不足,一些“小币种”汇率风险对冲服务可得性不高,全球资金头寸管理等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在此过程中,有必要坚持系统观念,完善相关金融治理体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为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营造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生态环境。”徐志斌建议从三方面发力,完善支持国际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治理体系。
一是完善金融开放政策体系,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并推动金融机构健全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完善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针对企业痛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协助“走出去”企业与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合作。三是完善安全高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指导企业在海外严格依法合规经营,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织密织牢金融开放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