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每个长者食堂项目建设初期,会获得一次性建设补贴30万元,并要求对老年人实行优惠用餐。近年来,泉州各地的长者食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升级经营方式、经营理念,推动长者食堂的长效运营。
近日,记者走访部分长者食堂,感受在不同的运营模式下,给老年人就餐带来的便利。
□融媒体记者 柯丽娟 张小玲 刘燕婷 通讯员 方海涛 吴颖瑜 文/图
“酒店+食堂”式运营 大厨赋能长者食堂
丰泽区丰泽街道东美社区长者食堂位于滨海酒店内,由东美社区居委会与滨海酒店共同营运,是全市首家社企合作的长者食堂。自今年1月营运以来,东美社区长者食堂不仅好评不断,就餐人数也实现数倍增长。长者食堂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依托酒店人员和资源的优势,在进货渠道、菜品质量、菜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便于管理和食材溯源。
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长者食堂采用养老服务公司与本地连锁餐饮店合营的模式,居民不仅能在这里吃上传统的各类快餐,还能吃上闽南特色菜品。
“食堂+学堂”式运营 益老益小其乐融融
丰泽区东湖街道少林社区长者食堂是少林社区居委会与东湖中心幼儿园合作共建的,60岁及以上老人享受银龄价优惠。对于社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还安排志愿者送餐上门。除了“就餐区”,食堂内还有“书吧休闲区”“理疗区”,为老人无偿提供看书空间,开展非遗体验、康复理疗等一系列服务和活动。平日里,东湖中心幼儿园的老师到食堂参与志愿服务,幼儿园的小朋友定期到食堂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益老益小,其乐融融。社区充分发挥长者食堂平台作用,在就餐老人餐后休憩时间,不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宣传、防诈骗宣传等讲座,以及讲古、木偶戏等表演。
鲤城区开元街道东升社区长者食堂经多次改造,升级为自助服务,并于今年5月底重新开门营业。从传统快餐,到闽南古早味,再到自助称重;从以服务老年群体为主,到吸引全“龄”流量……食堂已经实现从保本到小有盈利的突破。同时,食堂也成了孩子暑期的活动场所,暑托班的孩子可以到这里免费享受午餐。此外,食堂二楼也被改造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图书室、书画室、中医理疗室、非遗文化室等,一站式解决了老年人的“医、养、食、娱”。
“以商养老”式运营 提升长者食堂魅力
石狮市湖滨街道长福社区长者食堂今年10月23日投入运营,每天供应午餐和晚餐两顿自助餐。中午时分,65岁的杨阿姨和老伴前来用餐。人脸识别身份、付款取餐盘,打菜用餐……杨阿姨说:“下楼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对老人来说很便利。”食堂积极探索“以商养老”新模式,60周岁以下人群全额消费,60周岁以上群体分年龄段设置不同补贴价位。此外,食堂还给周边企业提供团餐和配餐等服务。为节约成本,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承担起配餐、打菜和保洁等工作。
鲤城区鲤中街道新峰社区长者食堂地处古城核心区。今年6月,食堂开始上线外卖平台,还提供团餐服务和个性化定制。就餐者吃过饭后,还能在社区大院内观看火鼎公婆等非遗表演。通过与文旅项目融合,长者食堂的魅力再升级,老年人就餐持续享受优惠。经营过程中,社区不仅帮忙引流,还提供免租金的场地。
为老年人量身定制
家门口吃上“热乎饭”
记者从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了解到,长者食堂是以2019年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进行探索建设的,很受我市老年人欢迎,因此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个长者食堂均给予3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
这些长者食堂在菜色和口味上为老年人量身定制,推进“明厨亮灶”建设,让社区、乡村的老年人走出家门,交友谈心,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截至目前,全市已补贴建设示范性长者食堂265家,2025年计划再建设50个长者食堂,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