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边打电脑边泡茶,顺手将一包养生茶投进茶边柜水壶里煮。这时突然接到客户来电,他便起身踱步接电话,聊了五六分钟。等他回到办公桌前时,发现水壶里的茶水溢得到处都是,他还没来得及擦,水就淌到下面的插座上,结果瞬间短路断电了。他急忙请物业电工师傅来帮忙,折腾了快一小时才重放光明,这时发现电脑中写了大半的文案没有保存,全部归零了。
周末小李与同学约好要去郊游,他难得起了个大早,收拾行囊时,他看到桌上昨天喝剩的可乐,顺手往窗外一扔。不一会儿,就听到底下传来叫喊声。原来可乐瓶砸到在楼下骑玩具车的邻居小孩。等小李下楼,发现小孩头破血流,哇哇大哭。小李急忙帮着家长送医,后来还不停地道歉,并予以赔偿,好不容易才取得家长的谅解。
假期里,小王想抢在台风来临前开车载家人回百里外的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路上小王用纸巾接了口痰,顺手开窗把纸团甩出去。不料,正好一股强风刮来,那团纸“啪”的一声覆在后面一位电动车主脸上,她一慌张,电动车立马滑倒,被后面的小车给撞上了。当交警通过监控,找到小王予以问责时,小王还全然摸不着头脑。
这三件事,看是当事人的无心之过、无意之举,但他们的“一投”“一丢”“一甩”,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个是造成断电,连带着电脑资料遗失,一个是砸伤了楼下孩子,一个是造成电动车主滑倒并被撞。
事后,小张说,他没想到浅底的电热水壶只能烧水否则易沸溢出来,煮茶得买专用的煮茶壶。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他就不会把养生茶放进水壶里煮。
当小李上网查了高空抛物的重力加速度后,懊悔地说,没想到我从二十楼扔下的半瓶可乐,会有那么大的杀伤力,重量增加了30多倍,相当于扔下了一把20多斤的锤子。早知道,我是决不会这样扔的。
当交警告知小王,六级强风,风速超过每秒10米,俗语说“风到六级电线响,风中撑伞难前行”,他丢出去的那个纸团,打到后面电动车车主,相当于她脸上挨了一大板子,不摔倒才怪。小王说,早知道这么严重,说什么他都不会往车窗外扔纸团的。
小张家的断电事故,说到底是他缺乏生活常识造成的。而小李小王的乱扔垃圾,人们常归诸不文明的坏习惯,但如果他们能够知道“坏习惯”不仅是影响环境卫生、影响文明形象,还会造成伤人事故的机理,那么他们将会更注意收敛自己的行为,多了主动约束“坏习惯”的自觉。
古人倡导“格物致知”探究事理,如今我们在生活中同样需要这种“格物致知”弄懂“为什么”的劲头。家长在教导孩子们时,常讲“不可以”,比如不可以碰火,不可以抓钉子,孩子往往不听话。当孩子被火烫了,被钉子扎了,就学乖了,对“为什么不可以”也有了深刻体会。但这样的体验,代价未免过大。生活中更多的事,是要靠间接经验。老师长辈讲清楚事情背后的道理,后人认真思考,弄明白、理解了,才能少走弯路。就像弄懂了古文的意思,更有助于背诵记忆一样。弄清楚一些禁令的理由,也更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同样的,弄懂了生活细节的道理,也会让人少犯常识性错误。
万一碰到有人固执己见,别人讲的他也听不进去,那真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要让他自己尝到苦头才会懂。就像远光灯会导致他人瞬间失明,慌乱中对速度距离产生误判,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但很多车主却屡劝不改。有的地方交警就罚开远光灯的车主自己要接受远光灯照射30秒。这种处罚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警戒效果保管有效。那些顽固者吃了苦头,或能明白事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