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数十载,致力于中国美术史论、中国古代宗教美术文化遗产的教学与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术界从美术史学科视角对石窟寺进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专业人才匮乏,而且研究方法处于探索期。我曾跟随金维诺先生赴丝绸之路沿线考察石窟寺并临摹壁画,这是我系统调查和学习研究古代石窟艺术的起步。我曾多次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四川、云南等地的石窟进行调研考察。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一路走来,不断求索,加深了我对于石窟艺术史的理解,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后来,我有幸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到多地交流考察;2007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敦煌吐蕃时期石窟艺术研究”项目,项目成果出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说起宗教艺术,就不得不说泉州,在金维诺先生和我共同创作的《中国宗教美术史》中有专门介绍泉州的内容。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历史上曾有6000多座宫庙,供奉500多位神祇。风格迥异的建筑和历史遗迹见证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在这里和谐共处,这些宗教艺术宝藏不仅凸显了世遗之城的学术价值,更反映出泉州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
1990年,我有幸成为中国首批美术学专业的博士。就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曾到泉州考察,当时,主要是通过泉州海交馆等博物馆的藏品来了解这座城市的多元化风采,并实地参访以开元寺为代表的佛寺宫庙艺术。现在,我很高兴有更多机会、更畅通的渠道,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艺术。
泉州是宋元时期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兴盛之极的商贸、文化往来促进外来文化与泉州本土文化交往融合,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形成的多元艺术景观在如今的泉州比比皆是,比如,开元寺与印度教有关的两处建筑构件,一是大雄宝殿月台须弥座的束腰部位的狮子与狮身人面辉绿岩浮雕,另一处是大殿后廊檐下一对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此外,泉州海神信仰遗存十分丰富,比如,天后宫、真武庙等都是“活态”的艺术佳作。
如果你是来泉州旅游的游客,那么你一定要去清源山看看。山间著名的老君岩造像,形神兼备,是泉州,也是中国石刻造像艺术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