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2月06日

莫让经典沦为“流量笑料”

□温文清

最近,很多平台上出现了AI魔改国产老剧的短视频,比如《甄嬛传》的宫斗戏成了枪战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打起了拳击,《西游记》里的唐僧“亲吻”了女儿国国王,甚至猴哥穿越到《三国演义》和二哥关羽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这些无厘头的“恶搞”,如果只是博人一笑,倒也无伤大雅。但是,大量这类短视频、不雅作品的出现,充斥着网络空间,就不能不说,它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气候,让经典沦为一些人用来博取流量的低俗笑料,对传统优秀的文化产品形成冲击。

很多人都是看着《红楼梦》《西游记》等国产老剧长大的,这些影视作品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将一代人的日常生活也纳入了叙事结构。比如,常有网友怀念年少时赶回家追剧的情景,回忆自己和伙伴们模仿剧中人物角色的往事。一旦那些埋藏在脑海的美好画面被AI篡改,并且被反复观看,损害的就是很多人儿时的美好记忆。

不仅如此,经典老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表达的价值观念,往往和特定时代甚至中华民族的价值信仰息息相关。比如《西游记》中美猴王正直勇敢、有情有义、不畏强权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三国演义》中刘关张的忠肝义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鼓舞了多少年轻人积极有为,建功立业;《甄嬛传》里步步惊心的宫斗戏,则映射出创作者对现代社会过度“竞争”职场文化的反思。

可以说,影像记忆作为社会精神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不仅是个人的精神财富,也是集体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的重要力量。虽然我们不需要对这些短视频作品太过较真,但是,如果放任这样一股创作风气兴起,那么,新一代的年轻观众很可能对传统文化不再认同,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将很可能出现割裂。

对于AI魔改作品,我们可以从法律角度厉行整治。显然,这样的恶意行为涉嫌侵害作品完整权。一部影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本身就拥有“不能随意被修改、亵渎的保护机制”,如果片方或者创作者认为,这种魔改构成了对作品的“亵渎”和“侵权”,版权方完全有理由起诉改编者侵犯了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换言之,AI魔改国产老剧,是有一定法律风险的。监管部门和网络平台也要加强内容审核,特别是平台应该做到守土有责,对于那些有悖公序良俗的视频内容等,要果断地拉黑、删除直至封号。

当然,比起侵权与否的法律问题,这阵突如其来的风潮具有更深远的文化冲击。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在文化领域上演,作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作品就应该主动出击。要积极完善健康、向上的文化供给体系,孕育催生更多体现主流时代的经典作品,主动占领文化阵地。

作为短视频用户,我们也要自觉抵制这样的庸俗作品。实际上,很多平台和短视频作品,都在奉持一种低成本、高流量、短平快的创作思路,这种无厘头的短视频,充其量只是一种时间的消耗和文化的污染,无法长期存活。从李子柒的高调回归,就可以看出网络生态对传统文化和长期主义的求贤若渴。

莫让经典沦为“流量笑料”。在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份警惕和清醒,应对AI带来的治理挑战。说到底,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就必须做好前瞻研究,健全保障AI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当然,也要有容错和纠错机制,实现规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 2024-12-06 □温文清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12585.html 1 莫让经典沦为“流量笑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