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当前,全球进入以战略和技术创新为特点的数字经济时代,搭上数字化转型快车逐渐成为企业变革的核心诉求,其中,文化变革是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强大动能,塑造与数字化时代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将有助于企业更快速地接受新技术,推动数字化战略顺利落地。如何建设数字经济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持续生存力和发展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期民企会客厅特邀行业人士、高校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
结合数字化特点 升级企业文化建设
主持人:数字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哪些新挑战?
杨术:至少有三重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管理者对数字化的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结合对数字化的采集、处理和输出来展现企业文化。其次,在于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展现企业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通过组织各种团建活动,或将KPI拆解等形式,使企业文化对员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后通过企业文化促使员工达成企业的目标。因此需要结合数字化的特点,更新升级企业文化的展现手段和效果。第三,在于新生代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态度、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新生代员工相比其父母一代具有更高的学历和眼界,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态度、接收方式具有独特性。
周利:数字经济时代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三大挑战。首先是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柒牌需要将企业文化与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推动从国潮到科技的创新,这涉及产品创新、智能化生产以及数字化营销等多个方面。企业文化必须鼓励创新思维和快速适应新技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是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机制。为应对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变,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强化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响应速度,确保企业能够快速捕捉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再者,需要在企业文化中培养数据驱动的决策文化。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率。同时,还需要关注数字化人才培养和组织形态的变革,以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张雪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员工快速建立数字思维,打破组织边界,并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快速并准确获取企业传递的理念,彼此相互赋能,协同进步,这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也是决定企业发展是否能保持领先的关键。
与员工需求相结合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主持人:如何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以独特的文化的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杨术:企业文化不能独立存在,其与规章制度有本质的区别,更多是以制度、行为、标准、结果为载体,在实行的过程中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进而协助员工养成企业所希望的行文习惯。因此,单纯的企业文化容易引起员工的抵触,将企业文化纸面化、具体化只会引起员工的“防御性”,只有将企业文化与员工的需求相结合(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价值实现),激发员工自主性行为,才能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雪琴: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员工已经不再是企业的员工,而是企业正在成为“员工的企业”,员工需要在一个被认可被期待的环境下工作,因此,开放的组织、灵活的工作模式、扁平化的管理风格是目前企业管理变革的大趋势。
周利: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柒牌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其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员工提出的“创新提案”若被采纳可获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同时,推出年度荣誉奖项评选,对在不同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表现和业绩。此外,企业自身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所在的企业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企业,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张晓婷: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企业文化,确保它能够支撑起我们在数字经济中的竞争优势。这意味着,我们要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创新、开放、协作等新时代精神。同时,要关注员工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心理变化和职业需求,我们的企业文化倡导“健康发展 分享共赢”理念,通过每月组织游学活动、完善员工培养机制等,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主持人:如何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守正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杨术: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员工的行为,并达成企业的长期目标与愿景,因此无论如何创新,企业的内核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同时,将国家愿景、中国梦与企业愿景相结合,围绕企业所属的行业,以及短期、长期目标,结合公司自身的结构特点、业务流程、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群体,通过数字化的采集、处理和输出来展现企业文化,才能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守正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周利:作为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服饰企业,柒牌首先在管理思想上着重强调坚持创新谋发展不改变,这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念基础。其次,在零售管理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方面积极创新,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和灵活应对,不断推动企业运营的优化和创新。同时,在经营、管理、产品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全面创新、定好标准,培养员工的自驱力素质、领导力,建立选拔标准。倡导诚信感恩、拼搏进取、以顾客为中心、协同共赢、创新驭变的企业文化,通过这些全方位的创新举措,柒牌成功地守正创新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张雪琴: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理念宣传,更要与实际的生产经营相结合,将企业文化融于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中,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信泰集团在文化建设中以员工为本,积极搭建员工发展平台,如商学院,通过数字管理平台建设员工社交圈,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员工创新和表达。同时,结合信泰的全球化发展计划,我们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工作经验,鼓励各地员工开展符合公司文化和当地文化的活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在传承中变化、在变化中传承。
张晓婷:我们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打造行业特色企业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和员工需求,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比如汽车金融领域,我们强调创新与合作,推动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在鞋底制造领域,我们注重工匠精神与品质文化的培养,通过开展技能比拼、质量评优等活动,激励员工提升技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在能源再生和化工领域,我们强调安全与环保,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环保教育,确保生产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在互联网家政服务领域,我们倡导用户至上和优质服务,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升客户满意度。
记者手记
借力现代化工具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的软实力,更是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不断前行的关键力量。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和基石,其重要性往往被技术光芒所掩盖。事实上,善于通过现代化工具的助力,塑造并强化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逐渐迎来“Z世代”员工的背景下,包括信泰集团在内的诸多泉州企业通过明确组织使命,运用数字分析工具,塑造了个性化与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对每位员工进行个性化的任务分配,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利用数字平台,进行多元化的文化激励与文化表达,贴近新时代员工的生活方式与兴趣爱好,让企业文化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更加年轻化,让不同年龄段的员工都能找到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这些做法不仅塑造出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将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行,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