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时代重托、群众期盼,作为全省县域发展排头兵和“晋江经验”主要实践地之一,南安有优势和条件、更有责任和义务先行探索共同富裕。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该市上下将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一项重大课题,站位全国、福建、泉州、南安四张地图系统谋划、找准坐标,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点,率先在“产业共富、改革共富、城乡共富、文化共富、党建共富”五大场景上改革探索,力争成为具有南安辨识度的共同富裕县域,展现可感可及的生动图景。
新的一年里,该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双向赋能、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一体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四个方面工作,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标杆城市、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新型城镇化县域样板、文体旅融合发展强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标杆城市
南安深知实体经济是共同富裕的根基底盘,必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双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4+2+N”现代产业体系。
为此,该市将强化创新驱动,聚力打造国家创新型县(市)。加快建设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南安区域,强化“三院所一中心”聚能效应,落地建设工业设计小镇、先进产业育成中心、厦大科创园南安园区,建成投用华侨大学工程研究中心、石材建陶质检中心。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进园区,促进学科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启动新一轮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办好青年领军工程和女企培养计划。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后生态体系;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
同时,该市将强化铸链集群,智慧家居产业链以石材智造、水暖卫浴阀门两大全产业链千亿生态走廊为载体,打造全球石产业整体方案解决中心和智慧家居一站式采购体验中心;机械装备产业链则做优做强工程机械,卡位布局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日用轻工产业链以绿色、科技、健康、时尚为方向,做大做强特色品牌;以南翼高新区为载体,聚焦“2+1”产业图谱,抢占新兴赛道;筹组低空经济投资基金,打造全省低空经济示范县,探索开发“AI+”应用场景。强化固本焕新,大力推广“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场景;有序推动设备更新、机器换工、绿色制造,推广应用高端智能成套设备和“三首”产品;大力培育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双向赋能
加快打造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
改革开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南安将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争创新优势、塑造新动能、展现新作为。
该市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好新时代新侨牌。实施营商提效年,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理一件事”集成改革,提升高频事项改革效能;深化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改革,建立重大涉企政策、重点片区开发等企业家咨询机制;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争创知识产权强县示范标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设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全面梳理乡镇(街道)履责事项清单,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同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再下南洋”计划,放大“创品牌、参展会、海外仓、跨境电商、外贸集聚区、产销联盟”组合拳效应;传承弘扬“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的华侨精神,健全“聚侨赋能·南商回归”长效机制;探索“公铁海”多式联运模式,打通从口岸到腹地的经济通道,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此外,该市将拓展闽台融合新路,充分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两岸(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建设,探索“南翼—金门两岸双园合作”模式;拓展提升三条通道,打造对台客货运枢纽港;优化台青台干就业创业扶持体系,打造两岸文化交流互动平台,深化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
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一体推进
加快打造新型城镇化县域样板
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是共同富裕的重要要求,南安将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区域发展协同化、城乡发展一体化。
该市将塑造品质城市、创建和美乡村。深度融入厦漳泉都市圈、泉州“一湾两翼三带”建设大局,一体推进“一市三城”联动发展,中心城区聚力“东进、西连、南拓、北延”,南翼新城抢抓两岸(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和厦漳泉都市圈毗邻地区一体化建设机遇,北部新城强化组团联动发展;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探索“物业城市”管理模式;构建“环形+放射”聚散有机、内联外畅的立体交通网络;坚持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和美乡村创建三年行动,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农文旅经济和海洋经济,滚动推进省级示范镇、试点示范村、示范靓线、“五个美丽”工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同时,该市将温润26℃之城、构建善治格局。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扎实兜底线、补短板、促均衡。发展优质教育,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做优“1+4+6+N”医共体体系;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高品质适老化活力社区;实施医社保提质增效行动;探索“慈善+”共富路径。迭代升级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打造集全空间数据底座、时空数据中台、数字智能场景为一体的城市管家,深化平安南安、法治南安建设。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
加快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强市
文化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力量,南安将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该市将形塑文脉轴线、涵养文明气质。坚持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争创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强化成功IP提炼挖掘和转化运用,提升成功祈福、成功家宴、成功文创等品牌套餐辨识度,打造世界郑成功文化交流圣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程;深化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持之以恒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强化文化惠民工程,开馆运营城市“五馆”,建设高品质15分钟文化生活圈。
此外,该市将做强文体旅经济,健全文化体育旅游深入融合体系,构建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链接“双世遗·最闽南”静态资源,激活“奥运冠军之城”动态因子。深耕“工业+文体旅”,构建特色工业旅游城市,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供给,打造文体旅消费体验优选地。
(黄志鑫 黄钊伟 卓建番 苏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