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快到“冬至”,耳边就会响起儿时母亲常对我们说的一句俗语:“吃过冬至圆,岁数长一年”。因作为八节之一,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民间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闽南不同地方,对“冬至圆”的称呼不同,做法也不尽相同。泉州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谚:“平时都要做粿,冬节才无搓丸”,说的是无论如何过冬节时都要搓丸。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一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冬至前一两天,人们会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浆(也有用石臼捣成粉的),压榨水分,成为“丸仔齑”,然后动员全家老小把其搓成小团子,分为红、白两种,红的用俗称“红番仔药”的食用颜料染成。据说,以前富裕人家,也有搓成比一般丸仔大数倍的大丸仔,里面包糖和土豆麸(花生研磨成粉),红白各6颗,称“丸仔母”。只是,不论“丸仔”或“丸仔母”,因为都是在冬节使用,都唤作“冬节丸”。
当然,我觉得过冬至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搓冬节丸。那年,我们学校就以了解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快乐搓丸子,欢喜过冬至”的活动,带孩子们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其间,我们邀请家委会几位手法娴熟的妈妈进校指导,我们则洗干净了双手认真学习如何搓冬节丸。待家长讲解和示范后,孩子们一个个大显身手,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工夫,大家就已经搓出大小、形状不一的冬至丸了。当然,由于我们手法生疏,搓出来的圆子大的小的,扁的鼓的,千姿百态,形态各异,而且样子也不美观,可现场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搓丸结束,就到了最后一步——煮冬节丸。在家委会妈妈们的帮助下,我们把一盘盘可爱的圆子放入食堂的大锅中,然后开启焦急的等待……而随着阵阵飘香扑鼻而来,一粒粒可爱的圆子浮出水面,丸子终于煮熟了!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丸子摆在面前,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节日的欢乐和冬节丸的香味,也瞬间弥漫校园的各个角落……
后来,在一位家委会妈妈口中,我们还得知关于“冬至”背后的一个闽南故事。相传,从前有一对穷苦父女到闽南的一个小镇讨饭,女儿要留在这里做奴婢。临别时,父亲讨来一个糯米圆并对女儿说:“今日离别,就像糯米圆分成两半,咱们就一人一半把它吃下,待日后咱们父女团圆时再吃圆子。”离别那天,正好是冬至。父亲离开后,女儿也天天盼着团圆。第二年冬至,女儿因思父心切心生一计,对东家说:“冬节也要敬门神。”东家听罢觉得有理,就命人将两只糯米团粘在大门的门环上。日复一日,每到冬至,女儿都要在大门上粘两个糯米圆,以盼团圆。看见的邻居都说,糯米圆象征团圆和吉利,就都竞相效仿。后来,这个做法就相沿成习,并传为闽南、潮汕和台湾地区的冬至习俗。
是啊,纵然人类的悲欢离合不尽相同,但对家乡的思念、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情感却亘古不变。此刻,眼看日子又将走到“冬至”,我的思绪又被拉回到儿时屁颠屁颠跟在母亲身后前往邻居家捣米浆,一起搓“冬至圆”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