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2月27日

泉州市实验小学:春华秋实九十载 阳光教育耀未来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同升一面国旗 强国复兴有我”活动

学校为首批“小院士”颁发证书

学校合唱团在全球视频媒体论坛上展演

亲子诵读活动

绿茵场上的班班足球赛

学生参加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总决赛

泉州市实验小学校园全景

九秩弦歌弘雅韵,实小学府毓英贤。泉州市实验小学始创于1934年,而今走过了九十载教育之路。九十年风雨兼程,几经变迁,曾先后更名为“卓然小学”“光明小学”“桐山区中山小学”;九十年上下求索,屡创佳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九十年春秋,九十年守望,九十年恰是风华正茂。“教育就应该像阳光一样,给孩子们温暖和力量,让他们有能力去精彩绽放。”九十年砥砺奋进,一代代实小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遗余力践行“阳光教育”理念,倾力打造“阳光教育”体系,关注每一个生命的个性需求,倾听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诉求,将“爱与关怀”播撒学生心田,用“温暖”激励教师成长,将阳光普照到每个师生身上。

1

“阳光党建”

引领卓越教育

做表率垂范引领,有温度为党育人,讲廉洁永跟党走……从1934年到2024年,在长达90年的兴学育才实践中,泉州实验小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有机融合,将阳光的心态、阳光的思想、阳光的行动、阳光的制度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奏响了“阳光教育”的交响曲,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阳光是光明、温暖与生机的象征,实施阳光教育,就是要以阳光之心培育阳光之人。为了造就一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阳光品质的师资队伍,泉州市实验小学充分发挥党建“龙头”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作为强基固本、育人铸魂的“奠基石”,并以“136”党建机制为主线,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在惠及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发展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教师政治觉悟,树立先进理念,锻炼业务技能,激发工作热情,引导党员教师知党情、报党恩、跟党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该校党总支书记何君虹及其他校领导注重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推行民主管理,全面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大局至上的政治境界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激励党员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阳光教师”。不仅如此,该校党支部更是从校园文化出发,以党建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以日常开展的“‘五史’教育知行合一”为抓手,按照“党教融合一体发展”的创建思路,全方位渗透阳光理念,打造阳光办学特色,加速建设品质优、质量高、声誉好,具有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的优质学校。

“党建领航,阳光教育,优质发展。”学校以党建工作引领发展,践行“阳光教育”办学理念,以党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该校在党建和教学融合上下功夫,推动党建工作在服务师生、加快发展上发力,走出了一条立足学校实情、彰显学校特色、助推支部发展、融合教育教学的党建品牌建设之路。

2

“阳光德育”

塑造品德少年

12月9日,在即将迎来办学90周年之际,泉州市实验小学获赠了一份来自北京的特殊礼物——由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赠送的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这面国旗长5米、高3.3米,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弥足珍贵,将被校史馆永久珍藏。“我深刻体会到生长在红旗下是多么幸福!”仰望触摸这面国旗,有那么一瞬间,六年5班姚凌翼同学感觉自己就仿佛置身于天安门广场。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展,凌翼激动地说:“我要把这次特殊经历中的点点滴滴、每分每秒都珍藏起来,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这是该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德育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泉州市实验小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培育“阳光少年”的根本任务,依托红色党建教育阵地、生态文明教育阵地、书香教育阵地、科技教育阵地、阳光体育阵地、心理健康教育阵地、闽南文化教育阵地、劳动种植教育阵地等“八大”育人阵地,实施“阳光少年”评价机制,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形成“自理、自律、自信、自主”的良好品质,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直以来,学校矢志不渝地坚持“育人先育心”,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科技馆、劳动实践基地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展“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堂”“我们的节日”“生态文明”“劳动体验,播种希望”“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主题活动,培育学生互助、友爱、奉献、服务的良好道德情怀。

科学多元的德育评价机制是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催化剂。该校不断创新评优奖励形式,将“阳光之星”与“雏鹰争章”相结合,创新“八大星”与“八个章”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每学年有近3000人次的学生上台接受表彰。学校首创“学生素质教育袋”和“红领巾奖励超市”,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将坚持阳光德育课程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引导学生具有高远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积极的生命与生活态度,成为又真又善又美的“阳光少年”。

3

“阳光课程”

点亮多彩未来

一路走来,泉州市实验小学始终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不变的真理:课程改革永远是“进行时”。20世纪80年代初,泉州市实验小学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选择实验教材,大胆进行教材、课程改革实验,实验成果被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采用。进入21世纪,该校在全市小学中第一个开展全校性综合艺术教育和学生兴趣特长活动。

2010年,学校将原先活动类课程发展到“千人兴趣(特长)培养活动”“千人千绳”“千人齐舞”“千笛百器”“千人诵读”“千人千球”“千人拳操”“千人千笔”的“八千”校本课程,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新课改的推进,泉州市实验小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阳光教育”理念,构建与时代保持同频共振的“阳光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上不断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之路。

近年来,学校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断推进三级课程迭代升级,构建“基础必修+兴趣选修+发展专修”课程图谱。学校以“核心+融合”思路,抓好国家课程实施;以“地域+实践”视野,做好地方课程开发;以“校情+学情”本位,打造校本课程特色。通过增拓课程提素养,学段推进全覆盖,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地成长。

同时,学校认真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特定的素养结构为目标,以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跨学科主题为线索,对性质相近或者关联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重组,形成“阳光七彩”跨学科课程群,赋能学生未来发展,全力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阳光路径”。

依托优质课程资源,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等方面获得显著提升。近三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比赛斩获佳绩,累计有9242人次参加校级比赛获奖,1438人次市级以上获奖(其中省级及以上452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届市级艺术节展评活动中,学生团体项目在课本剧、朗诵、合唱等集体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并有多个节目被推送参加全国、省级比赛。

4

近期,泉州市实验小学黄平平老师代表福建省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黄老师执教习作《这儿真美》,课堂情境丰富灵动,博得现场专家和老师们一致赞赏,荣获现场示范课奖,这是本次活动的最高奖项。

向阳而生,逐光前行。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团队的研讨与分享。为打造有活力的阳光教师团队,泉州市实验小学构建“363”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三位一体”运行模式中,通过学科教研、教师论坛、课题研究、读书活动、学科工作室、联动教研等校本研修阵地,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学校建立“一分二合三加减”的集体备课制度,聚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研、集体议、模拟演、随堂评,在建构——反思——重构中提升。依托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优势,充分利用录播教室和AI智能分析功能,构建了“录播与听评同步,数据分析与集体会诊同频”的数字化研讨模式,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提升教研的实效性。

各学科教研团队勇立时代潮头,以数字化赋能智慧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将课程整合和课堂变革作为深化研究的核心动力。依托“1+4+X”课题群,在研究中提炼出六种教学范式,包括主题式项目学习、PAD个性学习、智慧平台翻转学习、电子白板交互式学习、三单导学双线混融学习、“5G+专递课堂”的双师协同教学等。阳光教研团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促发展结硕果,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屡创佳绩。仅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项教学业务比赛获奖324人次,其中国家级23人次,省级46人次,体现多学科全面开花的喜人风貌。

“阳光教师”

绽放创新活力

5

“阳光共享”

践行名校担当

“让优质均衡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名学子。”进入新时代,泉州市实验小学勇担使命,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号召,主动融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机制,以“互促型”“领办型”“5G型”三型共融共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合作共赢,让优质均衡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名学子的梦想。

早在2001年,泉州市实验小学先试先行,与泉州晚报社共同创办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如今市第三实小已独立办学并成为泉州市民办教育的“璀璨明珠”。2009年,该校牵头与南安丰州中心小学等十所城乡学校携手共建,成立泉州市首个“互促型”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发展。2014年,学校按泉州市政府要求,合作创办“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带头探索“公办民助市管区属”的合作办学机制。2023年,学校将优质教育资源向洛江阳江学园辐射,继续创办“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第二校区”。至此,学校“一校三区”从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布局,到“三风一训”的树立与践行,均一脉相承,创建了名优校牵头领办的新模式。

作为泉州市教育局“5G+专递课堂”首批试点校,学校发挥卓然先行、实验进取的精神,积极推进“五地十四校”结对联盟,以数字教育资源的创新运用为核心,建立班级授课团队、年段备课团队、学科研训团队、联盟校考核管理团队等四级团队,促进5G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该校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以“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开展紧密型、常态化的对口帮扶教学教研活动,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作为国家级农村助力工程影子校长培训基地、省华文教育基地、省师资培训基地、中小学智慧教育联盟基地校,学校以开放的姿态、融合的心态与国内外教育同行开展交流,每年接受来自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的校长莅校进行影子培训,辐射推广最新研究成果。泉州市领导莅校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市实小勇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排头兵”,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5G+专递课堂”、合作办学等方面做出榜样。

向着阳光奔跑,朝着梦想出发。泉州市实验小学开创的独具特色的强校之路,赢得了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与赞誉,先后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百所数字校园项目学校等八十多项殊荣,书写了厚重提气、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泉州市实验小学校长黄柠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阳光教育’内涵,践行‘让每一个生命在阳光下绽放’的理念,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不断蓄积发展力量,在文化塑造、品牌创建、队伍建设、管理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继续发挥优质示范引领作用,以卓尔不凡的英姿擘画学校百年愿景蓝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实小力量。”(陈森森/文 学校/供图)

--> 2024-12-27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15758.html 1 泉州市实验小学:春华秋实九十载 阳光教育耀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