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粥暖待春归。吃一碗腊八粥,整个冬天便有了温度,春节也就在粥香袅娜里翩然将至了。
说起粥,是大多数闽南妈妈早餐的标配。我家老妈也爱熬粥吃粥。她享受并喜爱氤氲着袅袅白雾热气腾腾的粥,尤其要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或者萝卜干。我偏爱吃咸粥,加了瘦肉和红萝卜等各种配料,撒上葱花,五颜六色,既有味蕾的满足,营养的补给,更有视觉的享受。
农村的清晨是嘈杂的,不仅有鸡飞狗叫,还有老妈严厉的要我起来边晨读边看煮一大锅粥的叫唤声。那时候用的是煤球灶,水开了才能下米,隔上两三分钟还要不时搅拌防止粘锅。
记忆里,老妈常熬粥。腊八粥、白米粥、绿豆粥、玉米粥、地瓜粥、南瓜粥,四季时鲜瓜果蔬菜,几乎样样可煮粥。小时候我们家孩子多粮食少,只好多喝粥。喝粥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老妈熬煮的粥总是恰到好处,不稠又不稀,使整个屋子充满了缭绕的粥香,还有甜甜的诱惑,而那种诱惑勾起了人们的希望。尤其是在生病困乏之时,能喝上老妈熬煮的一碗热腾腾的白米粥,看上去是那么的简单,实际上又是多么的幸福。
天热的时候,老妈会给我们熬绿豆粥,这种粥解暑,晾凉了我们兄弟三个咕咚咕咚地喝上两大碗,暑气顿消。冬天母亲用红豆或者黑豆熬粥,豆烂米香,清香甘甜,喝上一碗周身便暖烘烘的。
老妈最喜欢熬地瓜粥。她会精心挑选软糯清甜的地瓜,去皮切丁,加上大米小米,放在砂锅里慢慢熬煮至金黄色。食用这种地瓜粥,既可以享受到地瓜的甜糯和米粒的清香,还充满着家庭的温暖与人世间的亲情。简简单单的一碗地瓜粥,搭配上几样家常小菜,就能抚慰我的胃,温暖我的心。热气氤氲,粥香四溢,感觉岁月静好、生活恬淡。
有一段时间我客居泉州,见识了泉州人熬粥的本领。鱼虾、瘦肉、皮蛋、生蚝、粉肠、猪肝、螃蟹、牛羊肉等等,只要菜场上有的,就没有泉州人做不出的粥,哪怕剩饭几勺,也能加上各种配料,熬出一大锅香喷喷的“粥”来。品类繁多,味道各异,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后来的我沉迷工作忙着应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任务,待办单上永远有做不完的事项。我拼命努力,想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早餐变得可有可无,午餐也不再重要,晚餐更是随意而为,一日三餐从不守时。岁月的磨刀石磨过软嫩的胃壁,一点一点地侵蚀,终于,胃炎了。
医嘱多喝粥,我也慢慢地开始了煮粥。现在煮粥比以前方便多了,半杯米,一碗水,盖上电饭煲或者高压锅,智能键一按,时间到了,一碗细腻温润的米粥就大功告成。我煮粥不甚讲究,往往就是随心所欲,手边有什么食材就拿来混着煮成一锅粥,卖相五花八门,品味各有千秋。人煮粥,粥养人。胃病在粥的温暖下,渐渐褪去了嚣张。岁月无情,粥却香远益清,滋养了我伤痕累累的胃。
有一次我生病了,躺在床上,像一条风干的咸鱼,有气无力,动弹不得。老妈变着法子熬粥。无论煮什么粥,老妈都会添加一小勺煎至焦黄的姜粉,因为她知道我肠胃不好,而医生告诉她姜能驱邪扶正,温胃养阳。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粥,暖流入胃,仿佛给一夜空荡荡的胃做了个按摩,胃暖了,心也暖了,病毒也消亡了。“有人问你粥可温。”这何尝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父亲曾殷殷叮嘱,要我们兄弟像他一样照顾母亲,护她周全。却未曾想,在本该我照顾她的日子里,古稀之年的她依然是我的依靠!
当我们拥有过最璀璨缤纷的东西,才懂得欣赏一碗粥的朴素。现在想来,端在我手中的哪里是一碗粥啊,这分明是老妈心底里对我那份至浓至醇的爱!所以,“尝尽了深夜的酒,别忘了回家喝清晨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