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在践行大食物观的诸多实践中,牡蛎产业的巩固与发展成为耕海牧渔的重要抓手。在石狮市永宁镇,一个因牡蛎而闻名的村庄——港边村,便是这一产业繁荣的生动写照。
乡村振兴要专注特色。近年来,港边村引入专业合作社,整合各方力量与资源,传承发展牡蛎养殖产业带动增收,把建设“牡蛎之乡示范基地”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通过做大做足牡蛎养殖文章,提升港边牡蛎的经济与品牌价值,港边村走出一条“村强民富”的共富路。
□融媒体记者 张晓明
牡蛎养殖 绘就生态致富图
港边村,一个因牡蛎而繁荣的村落,其牡蛎养殖历史可以追到清朝后期。深沪湾无公害水质养殖区里成千上万个蓝色塑料浮桶漂浮在海面,作业收割船穿行其间,形成了一幅人与大海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每年的12月下旬至春节前后,永宁太平洋牡蛎迎来冬季采收期。港边村的牡蛎养殖户又开始跟潮水赛跑,采收牡蛎,一派繁忙的海上丰收景象。码头上则车水马龙,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驾驶货车前来采购刚刚上岸的新鲜牡蛎。
港边村太平洋牡蛎龙头企业顺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陈经理早早就在码头奔忙。“这里海水的温度适宜,海蛎长势好肥得快,肉鲜味美,因此永宁太平洋牡蛎有‘海中牛奶’的美称。”陈经理告诉记者,港边村的牡蛎一年可以收成三季,每串牡蛎可以养到20多斤,平均每只新鲜的牡蛎肉重约2两。中午时分,随潮水返回码头,每艘船约收割牡蛎8吨。
在码头协助养殖户销售海蛎的永宁镇港边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宗飚告诉记者,目前港边村牡蛎养殖区有8000多亩,是名副其实的牡蛎之乡。早在2016年,永宁太平洋牡蛎就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10月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牡蛎)入选泉州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名单。近年来,港边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牡蛎产业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科学养殖、品牌打造和电商营销,永宁太平洋牡蛎不仅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更远销海外,成为一张亮丽的乡村名片。
目前,港边村约有200户村民从事牡蛎养殖和销售工作,已形成以顺盛、安顺、兴翔、海顺等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规模养殖共性群体。据不完全统计,仅牡蛎养殖就可为港边村民带来约5000万元的收入,村民们依托牡蛎养殖,实现从“靠海吃海”到“依海富海”的华丽转身。
六位一体 保障村民真幸福
不久前,一辆货车把5000斤大米送达永宁镇港边村长者食堂。这批由港边村旅港乡贤佘贻谋、龚姗妮伉俪捐赠给港边村幸福院长者食堂的物资,满足了长者食堂新一年大米使用的需求。“秀明基金会苹果180份、佘秀浪花生仁100斤及花生油50斤、李德造丸子50斤……”在港边村幸福院长者食堂的爱心光荣榜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名录。在港边村幸福院,该村70周岁以上老人均可免费食宿,安享晚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记者在港边村幸福院看到,这是一栋使用面积1852.5平方米的大楼,基础设施完善,均按照无障碍标准和适老化需求建设。村里组建的30名志愿者队伍成员各有所长,有医生、乐师、厨师,还有自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洗漱等暖心服务的村民,旨在打造集“照护、医疗、心理、膳食、康复、文娱”六位一体的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绝佳生活环境。
正在吃饭的张大爷边吃饭边竖起大拇指:“每天出门走三五分钟,就可以吃营养午餐,饭菜可口,还有‘饭搭子’。一年多来,长者食堂已经成为我们这些老年人温馨的‘家’。更让我们开心的是,每逢节日,长者食堂都会举办活动,暖胃又暖心。”
“食堂开业一年多,收到各种捐款约有100万元。”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幸福院的负责人佘胜利介绍,村里决定在幸福院开设免费的长者食堂后,华侨乡贤纷纷捐款。在建设初期,村委积极发动村“两委”及村老年协会,鼓励村民移风易俗,简办喜事和丧事,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捐给幸福院;并借助乡贤返乡的机会“化缘”,募集到8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如今,港边村形成移风易俗新风气,村民们热心公益,关爱老人事业,纷纷慷慨解囊。
“港边村是泉州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有2300人,村内归侨、侨眷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0%;常住人口3329人,老年人有800多人。为了把孝老爱亲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年轻人安心在外打拼,村委决定建一栋居家养老幸福院。”张宗飚感慨地说道,幸福院长者食堂于2023年6月26日开餐,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得益于志愿者的默默奉献,也得益于海内外乡贤慷慨捐资捐物。正是因为海内外乡亲团结一心,长者食堂持续飘出幸福的味道。
农旅并驱 建设美丽新农村
冬夜的气温有些低,但是港边村邻里公园装饰灯映射出来的温暖的光,却让村民们忍不住走出家门。公园里石木结构古香古色的邻里亭已然成为村民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邻居们共话家常,和谐的画面筑起了深厚的邻里情。
张宗飚说,邻里公园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建设资金40多万元。其原址是一栋古大厝,荒废了数十年,杂草丛生,滋生了很多虫蚁。村“两委”决定盘活这一闲置的土地资源,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动员古大厝的产权人,一起建设港边美好家园。听到老宅将改造成邻里公园造福村民的方案,产权人一致同意。
邻里公园的建成是港边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海上有海蛎养殖区,村里有海蛎加工厂,我们还充分发挥保护好乡村环境资源的优势,打造多个‘海蛎之乡’的微景观,在改变村容村貌的同时,让游客在移步易景中感受海蛎文化。”张宗飚说,2013年他上任后,大力推进港边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电、路、网等宜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他争取资金300余万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年初,港边村以“三清四美”为主要措施,大力整治村庄卫生死角,整治杂乱厝埕,铺设排水排污管道,进行雨污分流,对村里的主干道绿化建设进行提升,建设多个微景观公园。
“村民的事就是我的事,村民幸福我就幸福”,多年来,张宗飚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努力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幸福。谈到未来港边村的海蛎规划蓝图,张宗飚说,这是“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牡蛎文旅产业链。港边将倾全村之力,打造“鳌江海蛎文化旅游节”,通过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发动社会各界热情参与,促进港边村养殖、生产、经贸、旅游、研学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港边村,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无数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我们看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感受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更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